尚書府的二小姐出嫁,三小姐的湘竹院里卻是一片喜慶,丫鬟婆子們恨不能撒花放鞭炮唱歌扭秧歌來慶祝這一歷史性的時刻。
并不是二小姐平時對她們有多好或多壞,而是為二小姐的出嫁高興,其實(shí)說起來二小姐一直對三小姐這邊的人都是不冷不熱的,包括整個尚書府對湘竹院都是不冷不熱的。
原因無他,三小姐不受寵,是尚書府里的小透明。
史部尚書沈威遠(yuǎn)一共有四子,三女,全部都是尚書夫人所出,尚書夫人為了尚書大人的血脈延續(xù)也是蠻拼的。
要說這三小姐不受寵還是要追溯到她的出生,三小姐跟別的小孩不同,剛一出生就撒了一泡尿,其實(shí)這也沒什么神奇的。
關(guān)鍵是老太太請了個道士給三小姐卜了一卦,也不知道是哪里得罪了這個道士,硬是說三小姐命硬,不到三歲克死親娘。
這下可好了,古人多迷信呀!再說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于是三小姐剛一出生就被夫人交給了奶娘遠(yuǎn)遠(yuǎn)的抱走,沒有養(yǎng)在夫人身邊。
尚書府的女主人徐夫人只是選擇遠(yuǎn)離三小姐而不是直接溺死或者送走已經(jīng)算是天大的恩寵了,況且徐夫人對三小姐的吃穿用度從來都沒苛待過,光是這一點(diǎn)就夠三小姐感恩戴德的了。
三小姐沈琪也知道這一點(diǎn),沒事的時候從來都不會去夫人面前晃,免得惹夫人的眼。不管怎么說,一個命硬要克自己的的女兒都不會討太太的喜歡。
按說沈琪今年都十三歲了,而徐夫人還是活的好好應(yīng)該也能證明那個臭道士是瞎說的了,那為什么徐夫人還是這么無視她呢?
這要從徐氏坐月子說起,徐氏生沈琪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三十多歲了,算是高齡產(chǎn)婦,又因?yàn)檫@一胎是時隔幾年之后才有的,所以養(yǎng)的格外的仔細(xì),然后生產(chǎn)的時候就有些難產(chǎn)。
所以還沒有出月子,徐氏就傷口感染了,雖然沒有生命危險但也算是大病一場,然后徐氏就把這一切歸于沈琪的命硬克母,覺得她之所以到現(xiàn)在還活的好好就是月子里那次大病給擋回去了。
再加上之后她就不能再生了,所以徐氏還是對沈琪喜歡不起來。
沈琪的出生發(fā)生了這一系列的事情,沈大人聽到下人匯報,來看了一眼,隨口說了一個“七”字,沈琪排行老七,七月出生,所以取名為“七”,而丫鬟奶娘以為是“琪”,所以就一直“琪琪,琪琪”的叫著,于是沈七就變成了沈琪。
等尚書大人知道的時候,大家都已經(jīng)喊開了,所以也沒怎么管,沈琪的大名就這么草率的決定了,不過尚書大人平時都是叫她“小七”的。
沈大人和徐夫人一直恩愛有加,是滿朝文武官員的典范,光從尚書府里沒有妾室通房就能夠看出來。但是在對待沈琪這一點(diǎn)尚書大人對徐氏還是有些意見的,所以尚書大人對沈琪一直都挺好的。
一開始沈琪還會表現(xiàn)出一點(diǎn)自己的聰慧,想著這樣也許徐氏就會喜歡自己了,但是在幾次之后發(fā)現(xiàn)徐氏只是平平淡淡的,沒有任何的在意,沈琪也就不再去自取其辱了。
沒錯,徐氏就是無視她,比苛待更讓人難受的無視,這就說明你無論怎么樣她都不在乎你,那你還去表現(xiàn)什么呀?弄得自己跟個跳梁小丑似的。
之后沈琪學(xué)什么東西都是表現(xiàn)出中庸?fàn)顟B(tài),既不出挑也不會太差丟人,反正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就行了,沒必要去顯擺礙別人的眼。
也許前世今生她都沒有父母長輩緣,前世父母離異,各有各的家庭,能給她的也就是經(jīng)濟(jì)上的補(bǔ)償,很少會有真正的關(guān)愛。
沒錯,沈琪是穿過來的,還是穿越到了一個小嬰兒的身上。一開始也挺郁悶的,一個不受自己控制的小嬰兒也就罷了,還是一個在古代不受待見的女兒,要不要這么悲催?
但是沈琪生性樂觀,一會也就忘掉了,能重活一次已經(jīng)是老天的格外眷顧了,那就不要要求太多,小心遭雷劈。
與她的平凡不同,沈琪的兩個姐姐那都是京城有名的才女,十歲左右的時候就已經(jīng)名滿京城了,誰要是提起尚書府的女兒那都要交口稱贊一句“才貌雙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