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fēng)和日麗,乾清宮大殿!
朱雄英坐在椅子上,喝著茶水,聽著太子奏報(bào)朝政之事。
“由漢南參政楊榮擔(dān)任北海布政使兼任按察使,張玉擔(dān)任兵馬指揮使,其余各級官員,由吏部統(tǒng)一安排,另外,司馬院派出肆業(yè)軍官,三百六十八人,前往北海都指揮使司,將分派到各地衛(wèi)所任職!”
聽著太子所奏報(bào),朱雄英眉頭一皺,問道:“誰推薦的楊榮擔(dān)任北海三司主官的?”
“是吏部對各地參政一級的官員考核,漢南參政楊榮最為優(yōu)異!”
朱雄英放下茶水,悠悠說道:“如果朕沒有記錯(cuò),當(dāng)年漢南的軍官和官員勾結(jié)黎利作亂,朝廷派湘王前去平亂后,王振送來了許多當(dāng)?shù)毓賳T的罪證,其中就有楊榮吧?”
“是!”
太子連忙說道:“楊榮在漢南任官以來,多次收受當(dāng)?shù)厥考澋馁V賂,宴請,行以方便,漢南海上走私也有楊家人參與……”
“父皇,王振也不是什么好東西,他的話不可全信啊,他身為監(jiān)察御史,知法犯法,濫用職權(quán),曾向漢南地方官員,士紳所要好處,不給就安插罪名,誣陷誹謗,上奏朝廷……”
朱雄英氣定神閑的說道:“可也不能不信,如果楊榮是完全干凈的,他為何要向王振行賄,你想過沒有?”
“違反海禁,下海走私,這可不是王振檢舉的,而是湘王親自查到的……”
“他當(dāng)參政就敢讓自已的親戚走私海運(yùn),那讓他去當(dāng)北海布政使兼任按察使,他會不會讓他的親戚走私茶馬……楊家本來就是江南的豪門望族,弄點(diǎn)茶葉想必也不是什么難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你考慮事情,從來都是想的簡單,布政使兼任按察使,這可是手握實(shí)權(quán)的封疆大吏,關(guān)乎一地民生和刑律,朝廷正二品大員,吏部怎么說,你就怎么辦,從來不會多想想,查一下官員的底子,你自已長腦子是干啥的……”
太子被罵的莫名其妙,說道:“父皇,漢南那地方,您是知道的,內(nèi)有黃中,劉本等人把持地方軍隊(duì),政務(wù),外有黎利作亂,大多官員隨波逐流,朝廷當(dāng)寬容大量,從輕處理,畢竟有些人不想這樣讓,沒辦法?。 ?
“朕還不夠?qū)捜輪???
朱雄英瞪著眼,反問道:“事后朕趕盡殺絕了嗎?”
太子直道:“父皇,您要這樣說就沒意思了,您明知道王振不是什么好官,還是放任他在漢南胡作非為,不就是為了整那些官員嗎!”
朱雄英怒拍桌子:“放肆!朕任用王振,是為了揪出那些貪贓枉法之徒,以儆效尤。你身為太子,竟不明白朕的苦心,朕不用王振用誰,用個(gè)誰都不愿意得罪的老好人過去,你這個(gè)太子就是這樣想的!”
太子被嚇得一哆嗦,卻仍梗著脖子道:“兒臣只是覺得,用人當(dāng)看其長處,楊榮雖有過錯(cuò),但能力出眾,若能改過自新,未嘗不能為朝廷效力。”
朱雄英厲聲道:“放你個(gè)狗屁,這是朝廷,不是寺廟,放下屠刀就能立地成佛,太祖皇帝是怎么教的你,有沒有告訴你,前元是怎么丟的天下!”
太子低著頭,不敢說話了!
“回答朕!”
朱雄英拍著桌子起身質(zhì)問。
“前元以寬而失天下!”
朱雄英指著太子,怒道:“你都多大了,這些事還用的著朕告訴你啊,你不是三歲五歲吃奶的孩子了,你也是當(dāng)?shù)娜肆耍賳T有前科,你還敢重用,他們或許有苦衷,但這不是能原諒他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