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普勝小心翼翼的說著,生怕關寧不喜。
“有什么情況直接說就是了,朕不是什么都不懂。”
關寧很理解孫普勝的窘境,造船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艘大型戰(zhàn)船從制造到下水,最快也需要兩年時間,這還是在有充足工匠勞力的情況下。
而這種戰(zhàn)船還不定能滿足需求。
其人力,物力的花費會很大。
孫普勝又接著道:“造龍骨所需的鐵力木,只有魏國那邊才有,可價格實在高昂,根本就買不起?!?
“若用其他次點的木料做成的龍骨,怕是難以長時支撐起大型戰(zhàn)船,所以我們根本無法制造。”..
“對了,龍骨就是船體的主要支撐結構?!?
孫普勝怕關寧不懂,又特意解釋。
“我國境內沒有鐵力木嗎?”
關寧也聽過這種木料。
鐵力木材大,木性穩(wěn)定,很多家具都用其制作,又因其質地堅硬,耐腐蝕性高,通常被應用車船建造。
“極少有,大多都是跟魏國買入。”
孫普勝搖頭道:“價格太高了,根本買不起。”
“不止是鐵力木,近年來魏國來我朝經商者越來越少,導致不少東西的價格都漲了?!?
直在旁邊卻始終搭不上嘴的惠州州牧祁厚終于附和了句。
“魏國來我朝經商者少了?”
關寧轉向了祁厚。
“詳細說說情況?!?
“是,陛下?!?
祁厚開口道:“準確的說,這種變化是從我朝對梁戰(zhàn)爭勝利以后開始的,自那以后,魏國來我朝經商者就越來越少,惠州靠近沿海帶,魏國商船及我國商船經常來往,現(xiàn)在卻少了很多!”
“魏國已增加這方面的限制,在海上建卡設關,就如同漕運司收商船稅那般,只不過相當?shù)母甙?,同時他們也在碼頭增收停駐費,并且??抠M用也增加了……以此來限制我國的商貿?!?
關寧聽著眉頭也皺了起來。
“這種增收是雙向的嗎?”
“不是,對其本國商船并沒到如此地步,不過魏國商人似乎收到什么命令,已很少來我國行商,不止是海運方面,就連陸地商貿也增加了關稅,就是這個原因,導致很多東西的價格都漲了……”
祁厚說明著情況,其實關寧早已得知,但沒想到如此嚴重。
之前錢大富就做過類似的稟報。
于梁國開戰(zhàn)時,魏國唯恐不支,便跟他在私下達成協(xié)議,以低于市面三成至五成的價格售賣給大康糧食。
當然不是魏君傻,而是他聰明。
他怕大康潰敗的太快被梁國吞并,那樣就該輪到魏國,這算是種變向支援。
當時負責交易的就是大康糧莊,也就是現(xiàn)在的大寧糧莊。
從兩國交界地懷州交易,直接運輸?shù)皆粗輵?zhàn)場。
就那時的情況,若沒有魏國這種支援,大康還真不定能堅持下來。
交易直持續(xù)到戰(zhàn)爭后期,幸虧關寧從南方搞回來大筆錢,否則也負擔的不起。
在這過程中,也使得兩國商貿增加,大康跟魏國關系由曾經的敵對狀態(tài)進入蜜月期。
但這并沒有維持多久,到戰(zhàn)爭結束后,關系立即降了下來。
當大寧糧莊想要繼續(xù)跟魏國維持交易時,就依照市面價格,被斷然拒絕,并且還將價格不斷提升,直至完全無法承受。
到如今商貿完全斷絕,關系又回到冰點。
關寧能夠理解,站在魏國的立場,他們不會眼看著大康在梁國的攻戰(zhàn)下覆滅,但也絕不想看到個強盛的大寧!
可他沒想到其嗅覺如此敏銳,也如此堅決。
竟然對大寧開始實行貿易封鎖。
這算什么?
制裁嗎?
沒有硝煙的戰(zhàn)爭已經開始了,嚴格意義的說,現(xiàn)在才形成了真正三國鼎立的局面。
因為新朝經受住了考驗,在大陸上立足……
關寧沒有多說什么,又轉向了孫普勝。
“繼續(xù)說你的問題?!?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