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鬼谷書院內(nèi)。
廣場上聚滿了人群,幾乎所有學(xué)員都來聽沈長生講述兵法。
沈長生氣宇軒昂站在最前方,鏗鏘有力的聲音響徹全場。
“古人云,兵法將者應(yīng)遵,智,信,仁,勇,嚴也,我認為這并不全面,在這后面應(yīng)該加上‘禮’與‘讓’!”
“正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歷代以來,多少將士都想著致勝殺敵,卻沒想過其中要犧牲多少士卒的生命!”
“屈人之兵非戰(zhàn)也,拔人之城非攻也,毀人之國非久也!無論任何時間,任何地點,殺戮都不應(yīng)值得提倡,身為將士不光要能率眾殺敵,還要懂得講究禮節(jié)!”
“因此,我在古武兵法里特意講述了退避三舍,雙方在開戰(zhàn)前可先行退軍九十里,給雙方足夠談判的時間,這樣不僅能減少士兵的傷亡,也足以表明對敵軍的誠意和尊重!”
話音落下,全場響起雷鳴般的掌聲。
沈長生的理念獲得不少學(xué)員的贊同。
對于大多數(shù)學(xué)員來說,善用兵法是他們?nèi)蘸蟊仨氁莆盏募寄苤弧?
在古代,兵法的種類有很多,但大部分講述的都是沖鋒陷陣排兵布陣等等。
與常規(guī)兵法相比,沈長生的理念則顯得獨具一格,對于眾學(xué)員來說也十分新穎。
“副院長,您的意思我大概聽懂了,您所寫的古武兵法我也看過,但能否請副院長再詳細講解一下!”
“是啊副院長,就算我們懂得‘禮’和‘讓’可敵人才不會講究那么多,那樣的話豈不是主動送死,兵法云兵貴神速,是不是主動出擊更好一些?”
“為何我總感覺古武兵法中有儒家思想的影子,將兩者混為一談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適?還請副院長為我等解惑。”
場上也有不少學(xué)員對沈長生的兵法保持懷疑的態(tài)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