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姓們的口口相傳之下,衍圣公孔胤植投敵資敵的事在京師迅速傳播。
僅僅用了一天,京師近半百姓就已經知道了此事。
走在京師的大街上,所有人都在談論此事。
普通百姓都是抱著吃瓜的心態(tài)。
衍圣公和他們沒半文錢的關系。
這件事是真是假無所謂,只要能給他們帶來談資和快樂就行。
有人覺得事情是真的,有人覺得是假消息。
還有人認為此事太過荒謬,立刻向順天府報案,要求官府追查造謠的人。
京師是天子腳下,隨便一個百姓都有可能是某個勛貴或者高官的親戚。
順天府接到報案后不敢直接抓人,而是立刻派人在城中打探情況。
當衙役把收集來的消息告訴他時,順天府尹頓時無語。
消息經過傳播后,已經有了好幾個版本。
最初版本是衍圣公在信中向建奴稱臣,并在崇禎十七年建奴南下時資助建奴兩百萬兩銀子。
傳著傳著,消息就變成了衍圣公親赴遼東向建奴稱臣,并在崇禎年十七年建奴南下時提供情報,并資助建奴千萬兩白銀。
另外還派孔家人加入八旗,和大明官軍在戰(zhàn)場上進行廝殺。
很多人為了發(fā)泄心中的情緒,會把得到的消息加工處理后才會告訴其他人。
所以消息很快就變了味。
順天府頓時不知如何處理,只能暫時先裝作不知道。
等事情鬧大了再說。
錦衣衛(wèi)指揮使李若璉本想在第三天抓人,結果消息傳播的速度太快了。
他不得不提前一天開始抓人。
不抓倒還好,消息傳播的速度沒有那么快。
畢竟很多不愿意相信的人不再繼續(xù)傳播,一副謠止于智者的姿態(tài)。
開始抓人后,消息傳播速度成倍增加。
抓人的錦衣衛(wèi)前腳剛離開,街坊們后腳就聚到一起開始談論。
有人問:“他王老五何德何能,竟然能讓錦衣衛(wèi)親自上門抓他?”
“因為王老五造謠了?!?
“造什么謠?”
“他說衍圣公投敵資敵,”
“怎么個事?展開說說”
“我我不敢說,說完會被錦衣衛(wèi)抓起來?!?
“放心,大街都是抬頭不見低頭見的街坊,只要我們不說出去,錦衣衛(wèi)就不會知道?!?
“好吧,我就說一遍,你們聽仔細了”
說完后不久,就有錦衣衛(wèi)來到附近將“傳播謠”的人抓了起來,并在臨走時警告所有人:不信謠,不傳謠!
可是“造謠傳謠”的人太多了。
僅僅用了不到半天時間,順天府的大牢里就裝滿了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