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賢也在猶豫不決,此時他已然知道劉興華的主力正在撤離賀莊陣地,他在北面賀莊通往五風山區(qū)的路上設下了一道暗哨,隨時可以獲知襄河縱隊的情況。只是苦于手頭上沒有兵力,哪怕是再有一個團、甚至于一個營的兵力,他都會毫不猶豫地放在賀莊陣地與五風山之間。只是細想一想,如果真得再有一個團給他,要想堵住敵人的去路,又是談何容易!畢竟那段區(qū)間十分短,又是一馬平川,連個樹林和村莊都沒有,根本無法預設陣地,除非是大量的兵力部署,如果只放上一個團或者營的兵力,很容易就可能被敵人突破,最多也就是阻止住敵人一段時間,但是自己的損失定然也十分慘重。
現(xiàn)在張賢在考慮的一個問題卻是:要不要抽出在賀莊陣地西北面做攻擊行動的三十二團尾追打擊敵人。如果派出三十二團去追擊敵人,應該可以有一定的收獲,只是從賀莊到五風山區(qū)的這五六里路太短,劉興華也是一個聰明人,定然會在山區(qū)那邊派有部隊接應,也就是說三十二團能夠猛沖猛打的也就只有在這五六里的路程中,可是如今的天還沒有亮起來,敵人畢竟人多,也有可能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說會被敵反噬!
吳華與整編十一旅的許多參謀也在極力地建議追打敵人。在得到襄河縱隊撤退的消息之時,也就是意味著這場大戰(zhàn)終于要宣告勝利結束,所以,以大家的意思都認為,此時敵已經(jīng)毫無戀戰(zhàn)之意,正是乘勝追擊的時候。
思忖再三之后,張賢還是采納了眾人的意見,不顧這天還沒有亮起來,下令三十二團進行追擊,同時,為了防止此時賀莊陣地襄河縱隊殘部逃脫,他又命令三十一團從南面對賀莊陣地進行猛攻,并由三五四團抽出一部填補三十二團離去之后的空檔,以求將最后的殘敵肅清。
命令下去以后,整編十一旅各部迅速地行動了起來。熊開平所率領的三十二團行動很快,幾乎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五風山之南追上了落在最后面襄河縱隊的第二團,這也是襄河縱隊的后衛(wèi)。
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遭遇戰(zhàn),此時的襄河縱隊第二團已然沒有了初戰(zhàn)之時的斗志,若不是劉興華親自坐鎮(zhèn)在最后押陣,這個團肯定會一擊便潰。
劉興華雖然曾經(jīng)想到過張賢會行險來追,不過他還是認為這種可能性不會太大,畢竟他還有一個團在不遠處的五風山上戒備,那個團從開戰(zhàn)以來,毫發(fā)無損,原本作為象河關陣地的側翼存在,此時也是襄河縱隊中唯一的一個可以打重仗的部隊。當下,劉興華守住了第二團的陣腳,下令停止撤退,就地構筑工事,以抵抗國軍三十二團的攻擊。與此同時,急令五風山上的那個團馳援過來,他就不相信這個敵人的三十二團打了這么多天,還能與自己這個完整的作戰(zhàn)團硬碰!
于是,這場追擊戰(zhàn)的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雖然熊開平的三十二團是整編十一旅的精銳之師,到底是征戰(zhàn)數(shù)日,再加上此時的天還沒有大亮,他們并沒有炮火與空中的優(yōu)勢;而襄河縱隊派駐五風山的這個團已然養(yǎng)精蓄銳了多日,終于有了一次戰(zhàn)機。這個團也就成為了劉興華的撒手锏,一加入戰(zhàn)團,三十二團便已然不支了起來,只得往回敗退。
看到將追兵擊退,劉興華并沒有命令自己的部隊追趕,而是迅速地重新轉頭,折向五風山區(qū),同時他也沒有忘記還在賀莊駐守的第一團,命令一個通訊員快速返回賀莊,要求尹劍乘著敵三十二團離開賀莊之際,快速突圍。
這已經(jīng)是黎明時分了,東南方向上的啟明星已然有些暗弱了,這說明太陽馬上就要升起,新的一個白天很快就要到來。
在張賢派出三十二團追擊劉興華的時候,聽到北面往五風山去的那邊傳來的激烈槍炮之聲,尹劍就已經(jīng)感覺到了不對頭,再加上自己原本十分沉重西北方向的敵軍攻擊驀然停止,他馬上便猜出來發(fā)生了什么事,知道張賢定然是將三十二團派去追擊了,而此時自己的西北方向應該正是虛弱。當下,為了更為有力地掩護大部隊的撤離,尹劍下令對西北面敵人的陣地發(fā)起反攻,目的就是要牽制國軍十一旅對襄河縱隊的追擊。
可是,在這片陣地上,戰(zhàn)斗的激烈程度也超乎了大家的想象之外。南面的第一營最終沒有頂住敵軍三十一團的猛攻,陣地被突破了,尹劍只得命令該營向北面陣地靠攏,以求縮小展開面,集中全團的力量抱成一團,作重點防御。
“老尹,這可是最后的機會了!”關山政委再一次來到了尹劍的面前,提醒著他。的確,此時的東邊的天際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魚肚白,最多再過半個時辰,天就會大亮起來。
聽著北面五風山方向上的槍聲逐漸稀落,尹劍的心里卻是七上八下,那邊的戰(zhàn)斗顯然正在結束,只是不知道那邊的戰(zhàn)況怎樣,會是什么樣的一個結果。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劉興華的通訊員趕了過來,向他們傳達了突圍的命令。聽到劉司令的命令,尹劍與關山都長長地出了一口氣,不管怎么說,劉司令員帶著襄河縱隊的大部已然安全地轉入了五風山區(qū),當然不會再回轉這里。當下,尹劍略一思索,告訴關山道:“我們馬上集合全團,乘著敵人還沒有展開全面的進攻之機,向西突圍!”
“向西?”關山吃了一驚!
“是,向西!”尹劍點著頭,同時告訴他:“這是司令員指示的!”
“怎么能向那邊!”關山叫了起來:“那邊還有敵人一個團的兵力,我們根本就無法沖過去,我們應該向東,或者向北!”
“向東是象河,敵人肯定在那邊有埋伏!”尹劍告訴他,又道:“向北更是不行,就算是沒有司令員的告誡,不怕敵人尾隨跟進,也不行了。你沒有聽到剛才北面的槍聲嗎?這個時候我們的大部隊已經(jīng)進山了,我們往那邊肯定會遭遇敵人的三十二團!”
關山愣了愣,想想尹劍的分析不錯,但是對向西還是有些懷疑:“往西難道就行嗎?”
尹劍點了點頭,告訴他:“向西看似死路一條,卻也是最大的活路,張賢也不會想到我們會向西,往他的布防區(qū)突圍!”當下,他把劉興華司令員的分析跟關山講了一遍。
關山聽完尹劍的話,也覺得有些道理,但還是道:“老尹呀,如今可是我們團生死尤關的時候,錯一步就很可能是全軍覆沒,可要籌劃好了,三思而行呀!”
尹劍卻是一聲得苦笑:“已經(jīng)沒有那么多時間考慮了,現(xiàn)在就必須要行動!”
關山點了點頭,卻又建議著:“老尹呀,我看這樣好了,你帶第二營與第三營在前向西突破敵人的陣地,我與包成的第一營在后面斷后,這個陣地還不能輕易放棄,如果我們沖不過西面敵人的封鎖,還要轉回來依靠這個陣地作最后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