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義帶著第一營行軍的速度奇快,第一營在缺失一個連的情況之下,只用了三天的時候,便渡過了元江,翻過了哀牢山,又過了兩道河,進入了鎮(zhèn)沅縣境,再從這里往南,沿著把邊江直插下來,準備插到墨江以西的茶馬古道之上,以堵住由元江、墨江那邊向西南逃遁而來的敵人。
元江上有一座溝通東西交通的鐵索橋,在張義看來,那些國民黨軍要想向西方向逃跑的話,必定要從那座鐵索橋上過來,走的定然是翻越哀牢山與無量山的茶馬古道,這條古老的商路,一直也是因云南著名的普洱茶的營銷而興起的。張義十分清楚,劉興華命令他們這個團從北面繞將過來,雖然多走了許多的路,實際上就是為了迂回著兜到這些國民黨殘兵的前面去,擋住這些人的去路。
在第一營還在路上的時候,張義便接到了劉興華的電令,告訴他國軍湯堯的第八兵團大部分已經(jīng)被堵在了元江的東岸,他們自己亂了陣腳,前面的部隊炸掉了那座鐵索橋,把后面的部隊退路斷絕,此時的解放軍第十三軍已經(jīng)圍了上去,消滅那股敵人是遲早的事。劉興華告訴張義這條消息的意思其實很明顯,不過是讓張義不要擔心,敵人的大部隊已經(jīng)無法沖過元江,就算是跑過元江的,也不過是一些漏網(wǎng)之魚。
得到這個消息之后,張義越發(fā)得感到了形勢的緊張,此時,他并不擔心十三軍的戰(zhàn)況如何,而是擔心他們七十二軍還有沒有機會奪得云南之戰(zhàn)的最后戰(zhàn)功,這個時候,勝利對于他們來說已經(jīng)是毫無懸念的事,只是大家對于這個勝利的多少有些想法罷了,誰都想多抓些俘虜,誰都想多搶到些戰(zhàn)果。也正因為劉興華軍長的電告,一下子將張賢在張義耳邊的叮囑全數(shù)地拋到了九屑云外去了。
在張義的親自帶領的急沖之下,第一營已然把緊隨其后過來的第二營和第三營甩下了百里之外,真正地成了一只孤軍。
此時的第一營的營長夏陽并沒有到職,所以張義這個副團長還是身兼著第一營營長的職務,倒是第一營的教導員左安江有些擔心起來,雖然此時的云南已經(jīng)宣布和平解放,但是在這片滇西南的地域里,卻是魚龍混雜,除了有國民黨軍隊的殘余勢力之外,還有民團武裝、土司武裝、土匪武裝以及馬幫武裝等多方的武裝隊伍,這里又是少數(shù)民族混居之地,還不知道有什么禁忌呢!雖然第一營走的都是馬幫穿山的捷徑,但是左安江還是疑惑地勸解著張義:“老張呀,我看我們還是找個村鎮(zhèn)歇一歇,等一等后面的部隊吧?”實際上,張義比他還要小上兩歲,只是大家在一起的時候,老張、老左的一直這么叫著,早就叫慣了。
張義看了他一眼,卻搖了搖頭,告訴著他:“等不了了!時間緊迫,我就怕那些敵人跑得太快,我們堵不住他們!”
左安江道:“老張,如今我們只有兩個連,還有一個連也沒有跟上來,就這三百號人要是真得遇到了敵人的大部隊,我們怎么來打呢?”
聽著他的話,張義不由得笑了起來,對著他道:“老左呀,你沒有看到軍長的通電嗎?如今敵人的第八兵團大部都被十三軍圍到了元江邊上,元江上唯一的那座鐵鎖橋都炸掉了,他們插翅難飛!呵呵,我們事先跑得快,從鎮(zhèn)沅縣繞到了這里來,就算是他們還有部隊過了元江,那也只是漏網(wǎng)之魚,哪還敢打呀?嘿嘿!我只希望他們的漏網(wǎng)之魚越多越好,越大越好!”
見到張義是如此得大膽果決,又是如此得信心十足,左安江也只好閉上了嘴巴。
但是,在這個時候,張義又想起了自己大哥張賢的警告來,忽然想到,大哥不讓自己跑那么快,難道不是因為他的私心嗎?以他在湘西放走徐海波的手法來看,或許他真得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是希望自己把他這些往日同袍們一網(wǎng)打盡的。想到了這些,張義不由得一陣冷笑,大哥還是自己的大哥,但是絕不能由著他牽著鼻子來走。
從把邊江一路下來,到達下把邊的運通鐵索橋上,張義猶豫了一下,想找個人問一問路徑,卻發(fā)現(xiàn)這個五十多戶人家的村寨上,已然沒有一個人影了,想來一定是國民黨兵過的時候,這些村里的人都躲開了。的確,大部分國軍的軍紀不強,尤其是在新敗之下,潰逃之中,對老百姓來講,就是一群匪徒,不躲得遠遠的純粹是在找死。
沒有找到當?shù)厝?,張義只好拿著地圖查看,發(fā)現(xiàn)這里就是從昆明過來通往普洱、車里去的必經(jīng)之道,只是不知道自己到得是早還是晚,能不能夠完成劉興華軍長交給的任務,堵到向西南車里方向逃遁的國軍殘兵們。
“東面是一個大我商鎮(zhèn),叫做通關!”張義對著左安江道:“我們可以往那個方向搜索前進,或許在那里可以搜到敵蹤!”
左安江也看了看地圖,這個通關鎮(zhèn)也算是滇南茶馬古道之上的重要商鎮(zhèn)了,正扼守著無量山脈南面的隘口,處于把邊江與阿墨江之間,東面阿墨江上一條鐵索橋,名作忠愛橋;西面把邊江上一座鐵索橋,名作運通橋;這兩座橋成了兩道鎖喉,把這個通關鎮(zhèn)死死在卡在了無量山里,也就難怪這個二百多戶的鎮(zhèn)子會成為當?shù)氐纳藤Q(mào)中心了。
“好!我們就向通關去!”左安江對于張義的決定,已然習慣性地選擇了服從。
通關鎮(zhèn),徐海波帶著他的人還滯留在了這里。雖然他明知道滯留下來的后果,卻已然是無可奈何了。他終于支撐不住,病倒了下來。
其實,徐海波在從開遠出來的時候就已經(jīng)是在感冒之中,幾日的急行,拖兒帶女,攜老扶幼地,他都已經(jīng)身心憔悴了,又上火又攻心,頭沉得就好象不是自己的,而是別人的腦袋一樣,高燒不止,每天清醒地時候也不過幾個小時,但是他還是強自咬著牙堅持著。他非常清楚,既然南去越南的路被堵住,那么西南車里的路就必須要抓緊時間,趕在解放軍包抄上來之前趕到,否則,等著他的只能是死路一條。但是,不幸得很,他的這支二十六軍的殘部被一股從廣西過來的解放軍咬住了,他只能邊打邊退,還算是慶幸從元陽附近渡過了元江,而這時,他的這支隊伍也只剩下了不到兩千人。為了擺脫掉后面的追兵,徐海波放棄了沿著國境線走綠春、江城到車里的捷徑,只得往西北方向穿插,抵達了墨江地區(qū)。墨江,早時原名叫做他郎縣,因為通往昆明的茶馬古道正過這里,于是也成了滇南有名的天富之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