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暹羅的情況怎么樣了?”
藍玉隨口問道。
曹震答道:
“梁國公,方才我還想和你說這事呢?!?
“暹羅那邊的情況一片良好,士兵很聽話,他們先前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現(xiàn)在跟著大明,不僅能吃到飽飯,隔三差五還能吃到肉,他們能不聽話嗎?”
暹羅和高棉的情況,藍玉還是十分在意的,畢竟這三十萬大軍里有十萬是來自高棉和暹羅的。
藍玉很清楚,這仗一旦開打朝廷不可能再往天竺方向派兵。
這也是為什么朱雄英早早給了藍玉練兵的權(quán)力。
藍玉可以在暹羅和高棉征兵,并且進行操練為自己所用。
三十萬兵力打一個國家問題不大,但若是一直長時間征討,問題可就大了。
一旦攻入天竺,藍玉這邊的補給全都要靠高棉和暹羅。
若是他們兩地突然造反,那藍玉很有可能會腹背受敵。
不過這種情況發(fā)生的概率微乎其微,兩地的兵力都被藍玉嚴格限制,根本形不成任何可用的戰(zhàn)斗力。
“起風(fēng)了!”
“起風(fēng)了??!真是的風(fēng)!”
突然間,軍營人聲鼎沸。
藍玉急忙走出大帳,果然一股大風(fēng)襲來。
這大風(fēng),完全帶的動寶船。
“好,太好了!”
“終于是讓我等到了!”
“傳我的命令,列隊登船!”
……
吐蕃。
這的情況要比朱雄英想象中的還要好。
僅僅三個月時間,傅友德就幾乎把整個吐蕃都推平了。
吐蕃王朝土崩瓦解,分散成了很多小政權(quán)。
現(xiàn)在的吐蕃混亂不堪,大小族種分散。
戰(zhàn)事之所以能進行的這么順利,主要還是依靠傅友德。
傅友德經(jīng)驗老道,利用各大政權(quán)的關(guān)系挑撥離間,還收攏了許多小政權(quán)來幫助明軍掃蕩其他勢力。
其實最應(yīng)該感謝的,是帖木兒。
前幾年帖木兒侵犯吐蕃的鄰國德力蘇丹,這導(dǎo)致其進入到吐蕃燒殺搶掠,把整個吐蕃攪得一團糟。
當然,即便他們不遭受此次劫難也不是大明的對手。
明軍的強大,遠不是他們能夠相比的。
平定吐蕃后,傅友德的任務(wù)還不算徹底完成。
接下來,他要配合烏斯藏指揮使反攻德力蘇丹。
德力蘇丹的王子還在烏斯藏待著,大明完全可以借助其名義光復(fù)格魯克王朝。
……
撒馬爾罕。
帖木兒對大明的布局全部以失敗告終。
現(xiàn)在的帖木兒終于明白,他們根本不是大明的對手。
但好在雙方距離遙遠,大明一時半會不會對帖木兒動手。
大明的國力即便再強,發(fā)動遠征也會冒很大風(fēng)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