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上一片哄笑,戚雄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皇上的話不假,太孫殿下確實(shí)幫了這些官員很大的忙。
前些年都還在溫飽線上掙扎,現(xiàn)在房子都已經(jīng)蓋起來了。
每提到此處,官員們的心中都十分感謝太孫殿下。
朱元璋今日在朝堂上說這些當(dāng)然不是空穴來風(fēng),而是為了給大孫正名。
這些年大孫所做的許多功績,都被底下的官員強(qiáng)行歸到了自己頭上。
倒也不能完全怪這些官員,畢竟皇上還在位置上待著,自然不可能讓一個皇孫的威望過大。
這其中的份量,官員們都掂的非常清。
但這些在朱元璋看來完全沒有必要。
大孫是什么樣的人,他非常清楚。
像什么逼宮造反,挑唆動亂,根本不可能。
朱元璋這幾年能隱隱約約的察覺出來,大孫所做的這一切只是為了大明的未來。
皇位,大孫反而顯得沒有那么重視。
朱元璋幾次想當(dāng)太上皇,但都被大孫委婉拒絕。
大孫雖口口聲聲說大明不能沒有自己,但朱元璋自己心里也清楚,大明不能沒有的是大孫。
自己戎馬一生,打了半輩子仗換回了大明江山,勵精圖治,治理十幾年卻還是個爛攤子。
而大孫,短短幾年時間就把這個爛攤子給基本收拾完畢。
這讓朱元璋自愧不如。
自己到今天為止,已經(jīng)做了整整二十七年皇帝。
但論治國的方法,大孫不輸自己。
前幾年還能明顯感覺出來大孫在某些方面比較青澀,但經(jīng)過這幾年的歷練后也趨向成熟。
自己已經(jīng)沒有什么能教給這個大孫的了。
帝王之道,大孫已經(jīng)全然領(lǐng)悟。
不管是征討東瀛,反擊瓦剌,草原擴(kuò)張,還是驛站民用,正陽大道,官員俸祿改制,大孫的表現(xiàn)都非常優(yōu)秀。
若是讓他當(dāng)二十七年皇帝,絕對要比自己優(yōu)秀。
以前自己不服老,還總是擔(dān)心大孫會把持不懂朝政,但現(xiàn)在看來,是自己多慮了。
若是自己還把持著朝政,只怕會給大孫帶來諸多麻煩。
若是大孫放手去干,未來的大明肯定會更加興盛。
事到如今,也該放手了。
朱元璋想到這,不禁瞥了一眼身旁的大孫。
‘以后大明的江山就交給你了?!?
朱元璋猛然起身,緩步行至朱雄英身旁,朗聲道:
“從今日開始,大明的所有朝政全都由大孫一手操辦?!?
“往后朝堂之上,咱垂簾聽政!”
百官遲疑了幾秒,但還是很快反應(yīng)過來跪道:
“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
“太孫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吃驚的不只是百官,還有朱雄英。
他從未料想過老爺子會在今日突然提出垂簾聽政,甚至一聲招呼都沒給自己打。
看著跪在底下的百官,朱雄英瞬間感覺肩上的擔(dān)子更重了些。
站在幕后出謀劃策可遠(yuǎn)比站在幕前輕松。
自己只管想法子,剩下的老爺子解決便可。
以老爺子在朝中的威信,幾乎沒有人敢不服。
但現(xiàn)在換自己上臺,可就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