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雄英雖說年輕,但也不可能活一百多歲,到小冰河時期時,他肯定早已死去。
到那個時候,恐怕整個大明都會陷入恐慌。
但如果有了南洋,可就不一樣了。
南洋屬于熱帶地區(qū),小冰河時期并不會對此地造成太大影響。
在這囤糧,乃是最好的選擇。
……
“太孫殿下真的讓你去南洋!”
曹震激動的說道。
武將最怕的就是閑著。
明明還是當(dāng)打之年,卻不受重用,這對武將來說是恥辱。
“此次太孫讓我?guī)f兵,雖說不多,但南洋那邊可是有大明水師盤踞,此次前往高棉,肯定沒有那么簡單?!?
“太孫殿下應(yīng)該是想讓我去高棉探探風(fēng)聲,看看那邊的情況,然后再做下一步打算?!?
藍玉分析道。
曹震倒是不在乎這些,當(dāng)即道:
“能帶兵就行,別說去高棉,就算是打帖木兒我也愿意去?!?
“這天天在家待著算什么事,可把我給想死了,終于能帶兵了。”
“出了外面,大小事全聽國公的就行?!?
……
朱雄英一直在為未來的大明做打算。
雖說自己還年輕,只有二十出頭。
一般來說,他還能活將近四十多年。
四十多年,看似很長,但其實根本做不了多少事。
很多戰(zhàn)略計劃和謀略,都需要幾十年甚至是百年來實現(xiàn)。
朱雄英能保證他在位時,大明不亂,但他也不敢保證下一任繼承人接手后大明會像現(xiàn)在這樣穩(wěn)定。
朱雄英現(xiàn)在就計劃把漢族的人口大規(guī)模遷移到南洋。
只要這樣,才能增強南洋的生產(chǎn)。
至于黑土那邊,或許只能開發(fā)數(shù)年。
到了小冰河時代,黑土肯定是不能用了,民眾也要想辦法朝南洋遷移。
大明民報上,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有關(guān)南洋的消息。
依舊是老一套,宣揚南洋有多么多么好。
四季如春,氣候適宜,糧食吃不完。
大明民報一直在靠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影響民心。
這種方式在現(xiàn)代很常見,但在這個時候可是從未有過的。
與此同時,兵部那邊也收到了消息。
“只有三年時間,就要駐軍三十萬,還要民眾三百萬,這是要我的命?。 ?
戚雄收到消息后分外頭疼,沒想到太孫殿下給他們下了個如此艱難的任務(wù)。
“皇上知道這事嗎?難道真的會點頭答應(yīng)?”
兵部左侍郎吳起問道。
吳起并非是大明人,而是蒙古人。
不過他從小就在中原長大,除了一些面貌特征以外其他的全都漢化。
“既然太孫殿下已經(jīng)下了令,皇上那邊肯定是同意了,昨天梁國公才剛剛調(diào)走了三萬兵去高棉,看來日后大明要側(cè)重的區(qū)域就是南洋了。”
“我估摸著,太孫殿下應(yīng)該是想把安南徹底拿下,所以才派如此多的軍隊和百姓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