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學子紛紛朝后門跑去,打算從后門逃跑。
但他們低估了錦衣衛(wèi)的辦事能力,后門早已布守了十幾名錦衣衛(wèi)。
但凡是敢跑出去的,直接兩刀劈死。
“別全殺了,留幾個活口,一會還要問話呢!”
宋忠坐在院中,悠閑的指揮著這一切。
很快便有七八個人被押了過來。
“你們這樣蠻橫無理,就不怕遭報應嗎?”
讀書人多半都是有些氣節(jié)在身上的,見逃不過一死便叫罵道。
“我的報應來不來不知道,倒是你的報應要來了!”
宋忠一刀下去,此人再沒了氣息。
“你們剩下的幾個,誰還希望本官遭報應?”
剩下的幾個學子頭搖的如同撥浪鼓一般,連連否認道:
“大人,小的不敢,小的不敢!”
宋忠滿意的點了點頭,隨后便擺手示意將這幾個押回去審問。
不到半個時辰,院中已經堆滿了死尸,看樣子是沒多少活人了。
“本官問你們什么,你們答什么,能聽明白嗎?”
幸存的幾人不敢怠慢,連連應道:
“全聽大人,全聽大人的?!?
他們哪見過這種場面,僅僅不到半個時辰便被屠了滿門。
看著堆積如山的尸體,他們幾人再無叫囂的心思。
宋忠見幾人聽話,便將繡春刀收了回去,隨后命幾人審著,便朝下一處地方走去。
翰林院這邊并沒有具體的名單。
按朱雄英的意思,翰林院不需要留任何活口。
此番留他們幾人活著,也是叫他們寫罪狀的。
等罪狀寫完,也難逃一死。
安南的翰林院是當地讀書人的圣地,也是安南文化的集中地。
這里保留著安南諸多的傳統(tǒng)文化,包括習俗什么的也是一應俱全。
這地方極大程度上影響了漢文化在安南的傳播,留著也沒什么用。
在此之前,不管是朱高熾還是劉榮都不敢對翰林院下手,主要還是考慮到整個安南的穩(wěn)定。
翰林院在安南百姓心中的地位十分神圣,全安南的讀書人幾乎都以到翰林院任職為榮。
也就是這份忌憚,使得翰林院最近幾年愈發(fā)囂張。
朱雄英自然不會慣著他們,管你什么身份什么地位,一律殺了便是,往后的翰林院,只會傳播漢文化。
翰林院處理完,下一個就是國子監(jiān)。
國子監(jiān)和翰林院不同,這里也有不少漢文化的學者。
宋忠在這并沒有大開殺戒,只是抓走了幾個心懷叵測的學子。
這些學子的下場如何,不用想也知道。
安南王室有規(guī)定,凡王室只能與同姓者成婚。
這條規(guī)定主要是為了維護陳氏家族的統(tǒng)治。
最后的處置對象,便是這些皇親國戚。
這些皇親國戚平時裝的挺聽話,對大明百依百順,但背地里全在使壞。
因不滿大明對安南的操控,這些王室家族背地里勾結了不少土著民族,通過挑唆他們起義的方式來破壞大明對安南的統(tǒng)治。
宋忠領著一千錦衣衛(wèi),把城內所有王公大臣的家都給掃了一遍。
除去一些心向大明的,其他人一個也沒留活口。
“哈哈哈!”
“這才是咱的好大孫,辦起事來干凈利落,一點不拖泥帶水?!?
“咱早就說了,對有些人就不能好說話,只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