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頻頻傳來噩耗,敵人的規(guī)模和數(shù)量全不清楚,這讓耿炳文感到有一絲不安。
朱樉同意收攏將士,但不同意返回大青山。
“我們這個時候回去算怎么回事?”
“你難道要所有人都知道,本王打了敗仗嗎?”
“這些蠻子再多也只不過是一群負隅頑抗的鼠輩?!?
“我們手里的火炮有這么多,為什么要害怕這些蠻子!”
“傳令下去,立馬將大營中所有的俘虜斬殺,讓所有將士們知道面對這些胡虜,我們沒有退路可!”
隊伍四面受擊,軍中的士氣一蹶不振。
朱樉下令斬殺所有俘虜,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將士們的斗志。
耿炳文嘆氣道:
“遵命!”
不管怎么說,他只是副將。
具體要怎么做,還是得看主將朱樉。
不光是朱樉,大帳內的其他將軍也不贊同返回。
明軍大營中可是有十萬將士,不戰(zhàn)而退這不是大明的作風,沒有人覺得蒙古騎兵會拿下他們大營。
這個時候收縮兵力,蒙古騎兵根本沒有一點辦法。
隨著軍令的下達,上千明軍開始屠戮俘虜。
“開火?。。 ?
大營中槍聲不斷,一具又一具蒙古人的尸體被抬出了大營。
不管男女老少,一律擊殺。
隨著軍隊不斷收攏,戰(zhàn)報也變得愈加清晰。
“老三怎么回事,為什么瓦剌都跑到我這來了?”
“還有老四,父皇要他打朵顏三衛(wèi)和阿魯臺,朵顏三衛(wèi)解決了,阿魯臺怎么跑到我這來了!”
朱樉憤怒不已,按照父皇的安排他只用對抗韃靼,也就是名義上的蒙古可汗。
“王爺,這么多兵力他們絕對是有備而來?!?
“我們的后路恐怕早已被切斷!”
“現(xiàn)在我們應當在河流處扎營,以防騎兵對我們的沖擊?!?
耿炳文建議道。
呼倫貝爾大草原地勢平坦,是騎兵最好的戰(zhàn)場。
想要修建防御工事十分困難,最好的辦法還是前往有山水之處。
如此一來,騎兵便很難對明軍發(fā)動沖擊。
耿炳文早就觀察過,在呼倫貝爾大草原附近有一條河,這條河便是明軍的救星。
明軍很快扎營此處,河流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朱樉并不擔心,因為此時他的后勤還足一月多的需求。
況且還有幾百門火炮隨行,蒙古騎兵很難攻進來。
“本王今天非要把這群蠻子給打下來,我要讓他們看看誰才是這片草原的主人!”
“也該輪到本王出風頭了,我就不信這群蒙古兵能圍我一月?!?
朱樉的應對措施做的十分優(yōu)秀,完全符合當前的形勢。
為了防止蒙古人在水里下毒,在扎營的那一刻他便命令將士們把水儲滿。
在這個時代污染水源的主要方法是朝水中拋尸。
只要數(shù)量夠多,就足以達到污染水源的目的。
朱樉猜測的果然沒錯,在扎營后的第三天水源就被仍滿了尸體。
將明軍包圍后,蒙古大軍并沒有第一時間發(fā)動沖擊。
誰都不想先上去送死,明軍的火炮可不是吃素的。
幾個首領在一起商議了三四天,到最后甚至差點打起來。
每個部落的首領都不想冒這個險,一直在互相推諉。
最后還是阿魯臺部的阿克蘇提出,每部各出一部分人員組成先鋒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