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大理寺風險極大,因為兇手肯定會埋伏在附近,等著這對婆媳自投羅網(wǎng)。
誰能想到,她們竟遠離京城,不遠千里來到了鹿城。
而且,她們臉上很臟,身上也很臟,比乞丐更像乞丐。
事實上,她們也的確是一路行乞,才終于抵達鹿城。
原本董氏是不想找蘇月嬋的。
她對蘇老太太還抱有幻想。
在她看來,蘇老太太的把柄還在她手上,她還可以源源不斷地撈錢。
至于殺害錢氏滿門男丁的兇手,她覺得不是蘇老太太。
如果不是王氏堅持,不準她去找蘇老太太,早在案發(fā)時,她就主動跑去找蘇老太太尋求庇護了。
其實王氏并不想救董氏。
自從嫁入錢家,王氏就沒少被董氏磋磨。
別的不說就說那三個兒子。
不是她好命一下子生出三個兒子。
而是,她落了好幾個女胎。
民間認為,肚子圓的,是女胎,肚子尖的,是男胎。
雖然不一定準,但董氏寧可錯殺,也不要孫女。
所以,但凡懷上疑似女胎,董氏都會想方設(shè)法讓她落胎。
在一次又一次落胎中,她的身體越來越差。
心情更是抑郁。
她恨不得董氏去死。
可想要活命,就必須揪出幕后兇手。
而那傳說中的把柄,只有董氏知道。
錢家男丁死絕時,董氏居然覺得,是那些沒有生兒子的女人嫉妒,所以才會殺了錢家滿門。
她想跑去找蘇老太太,讓蘇老太太為錢家男丁報仇。
王氏驚得目瞪口呆,嘆為觀止。
見過蠢的,沒見過蠢到這程度的。
一開始,董氏不聽勸,非要跑去找蘇老太太,差點死了。
幸好王氏及時出現(xiàn)救了她。
自那以后,董氏半信半疑,雖然對蘇老太太還抱有幻想,但也不敢太過信任了。
她聽了王氏的建議,先躲起來,再想辦法尋求大理寺的庇護。
一開始,她們躲在亂葬崗。
也曾偷偷去了大理寺幾次,差點被埋伏在附近的兇手給殺了。
幸虧她們喬裝改扮,王氏反應(yīng)夠快,這才僥幸逃脫。
自那以后,她們離開京城,東躲西藏,尋找機會。
得知蘇月嬋來了鹿城,王氏就帶著董氏出發(fā)來鹿城。
只是,她們一路行乞,風餐露宿,身體又不好,直到現(xiàn)在才終于抵達鹿城。
王氏還好一點,雖然身體也不好,但畢竟還年輕。一路上跋山涉水,勉強還能支撐。
董氏就慘了。
她年紀不小了,身體又不好,這一路過來,就沒少受罪。
每次董氏病倒,王氏就忍不住要嘲諷她幾句。
“你口口聲聲說兒子好,結(jié)果,你的大兒子吃喝膘賭無惡不作,還殺人放火干盡缺德事,你女兒為了賺錢供養(yǎng)他,把命都搭進去了,他自己,最后也落得一個尸首異處的下場。你小兒子,也就是我男人,也差不多德行。把你女兒用命換來的錢全都敗光了,還想去敲詐蘇家那條老毒蛇,最后,自己死了就死了吧,還把他爹,他三個兒子,全都給連累了。滿門男丁替他陪葬,他可真風光?!?
“都說慈母多敗兒。他們都是被你害死的!”
“如果當初,你能一視同仁,不吸女兒的血供養(yǎng)兒子,讓兒子承擔起屬于他自己的責任,如今,又怎會落得這般下場?”
“這都是報應(yīng)!”
“把兒子寵壞,首先倒霉的,就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