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侍女退了下去,阿嗣坐在李世隆對面,說道:"父皇,二月,兒臣要前往大明開世界大會,這一去一回,可能要兩三個月的時間。"
"世界大會"李世隆想了想,反應了過來,"派鴻臚寺的人不就行了"
阿嗣苦笑道:"不行,我那姐夫霸道的很,這一次世界大會,他要求所有國家的首腦全部匯聚大明西京,共同商議世界會的規(guī)則。
逾期不到者,取消世界會的合法席位。
我不能給他借口。
眼下,大明鴻臚館雖然沒有撤館,但是這段時間的確緊張,兒臣也沒想到,大明會將這件事堂而皇之的公之于眾。"
阿嗣說的是秦墨將種子計劃見報的事情,這種機密,怎么能見報呢
可秦墨就這么做了,以至于,這段時間,大乾在大明的口碑直線下降。
特別是民間,都紛紛罵他白眼狼。
李世隆皺起眉頭,"去就去吧,他不是那種玩小陰謀的人,既然堂而皇之的邀請,就不會在世界大會上動手腳。
這個世界大會很重要,關乎到未來幾十年的世界運轉(zhuǎn),咱們大乾作為世界會的締造者之一,未來將和大明輪流值守。
若是只派遣鴻臚寺的官員去,分量的確不夠。"
阿嗣點頭表示贊同。
"朕你不用擔心,朝中各項事務,你也不用擔心,但是有句話,朕要提醒你。"李世隆看了一眼秦雙雙,似乎有些遲疑。
秦雙雙心領神會,"父皇,兒臣去母后那看看!"
等秦雙雙離開后,李世隆道:"你也是時候做一些準備了,畢竟國朝不可一日無君,若是朕身體好倒是沒關系,可朕撐不了多久了。
你這一去就是二三月,不同于景云來大乾。
秦相如身體硬朗,景云子嗣十倍于你,秦族人把持朝政,地位穩(wěn)固,所以,一開始,景云即便不在大明,大明也能按照他的意志運轉(zhuǎn)。
可你不行,你若是離開二三月,恐怕......"
阿嗣皺眉道:"父皇的意思是,是讓兒臣立太子"
"不錯!"李世隆點點頭,"你在位也十余年了,若是按照以往的規(guī)矩,早就該立太子了。
而今繼承法變了,但,你子嗣太少了,所以應該盡早做準備。"李世隆道。
"若兒臣不立嫡長子,大明會怎么想這一次前往大明,恐怕會生出一些事端來!"阿嗣道。
李世隆閉上了眼睛,好一會兒,才道:"你實話告訴朕,長子和嫡子,你想立誰"
"嫡子身份高,毋庸置疑,可長子年紀大,雖然有些頑皮,卻也是這個年紀該有的天真,而且這孩子孝順,也懂事,學習也認真,下功夫,宮內(nèi)人多有稱贊。
若立嫡子,對長子不公平,對其他孩子也不公平。
雖然他們現(xiàn)在還小,可繼承法案擺在那里,等他們大了會如何想"
阿嗣苦笑了起來,大乾的繼承法案,似乎就是個擺設,根本難以知性下去。
不像大明,皇子們都是先從軍,等磨礪兩年后,再及冠,隨后結(jié)婚成家生子,然后下放地方治理。
這一套流程,真得對所有的皇子都很公平。
最起碼,是對絕大多數(shù)的孩子,都是較為公平的。
一切都考自己的本事,你能讓多少人扶持,能得到多少資源,全靠自己的本事。
說實話,阿嗣有些嫉妒秦墨,不單單是因為秦墨的能力強,他覺得秦墨的命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