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的問題,第二天錦書拜訪元太后的時候也問了。
元太后還是那樣的回答,但是比跟無上皇說得多一些,"這也是她心性導致的,她顧慮太多,什么都考慮到了,就是沒考慮自己,又或者考慮到自己了,覺得抗爭對自己更不利。"
元太后想起那個女孩兒,還是覺得心疼的,"其實我點撥她的時候,就知道她最終的結(jié)果是選擇自盡,她沒有救贖自己,她放棄了,誰都救不了她。"
錦書聽了,也唏噓不已,"是啊,如果那個時候她說出來了,一定會有很多人幫她的,可惜她選擇了緘默。"
元太后說:"她覺得羞恥,即便她知道不是自己的錯,但她依舊覺得羞恥,把這件事情說出來的后果,她認為比死更嚴重,因此她選擇死。"
而她認為的羞恥,是時代價值觀導致的,這樣的事情說了出去,人們首先不會去譴責作惡者,反而會選擇輕視她。
她很清楚,所以她選擇死。
元太后最后跟她說了句,"這還是選擇的問題啊。"
她這句話讓錦書想起她之前說的選擇,又頭疼了,到底她要面臨什么樣的選擇啊
北唐一行人,在燕國逗留了五天便動身去徽國,落寶意說服了他們。
聽得他們要去徽國,錦書特別激動,寫了封信讓寶意交給大哥。
寶意也很激動,因為她即將要見到那位不曾見過面的大哥了。
錦書猶豫了很久,最終沒把小若北在燕國盛醫(yī)山莊的事告訴她,免得她到了徽國,一時口沒遮攔,當著許多人的面說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