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繼續(xù)說道,"其實我對少林寺并不是非常了解,正好趁這個機會看看少林寺風氣如何。"
"哦"張墨用詢問的眼神看向長生。
長生低聲解釋道,"世人都有一個通病,那就是遇到事情自己不出頭,卻希望別人出頭,自己坐等受益,什么惡人自有惡人磨,什么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什么各人自掃門前雪,都是這個意思,都是希望自己不付出卻額外受益,這次壞人讓我做了,少林寺的和尚受益了,等會兒看看他們對我燒烏鴉是何反應(yīng),如果他們批評我,那就是一群偽君子,如果他們裝聾作啞,那他們還算有點兒良心,至少沒有又吃奶又罵娘。"
長生的這番話將張墨逗樂了,歪頭一旁,竊笑不止。
"知客僧人怎么還不出來"長生等的有點不耐煩了。
"別著急,你身份尊貴,寺內(nèi)主事之人定會親自出迎,你總得給人家換衣服的時間。"張墨笑道。
感覺張墨說的有道理,長生便耐著性子繼續(xù)等候。
在二人等候的同時,廣場上的那些僧人也沒閑著,繼續(xù)往木桶里裝蛤蟆,此前那些蛤蟆都是活的,不但很是滑膩,捕捉之時還會到處亂蹦,而今都被長生給凍硬了,收拾起來倒是方便多了。
再等片刻,寺內(nèi)終于傳來了腳步聲,根據(jù)腳步聲來看,人數(shù)不少,至少也有十幾人。
聽到腳步聲,長生和張墨轉(zhuǎn)身向北,面向山門。
不多時,寺院大門打開,以同塵為首的十幾個身穿大紅袈裟的僧人緩步而出,這些僧人年紀都不小了,所穿袈裟規(guī)格也高,無疑是寺內(nèi)的諸位長老。
長生原本是想與同塵等人鄭重見禮的,待得看到這些僧人亦是黑眼圈兒時,心中頓生憂慮,好在一旁的張墨拉了拉他的衣袖,長生這才及時回神,不曾苦笑失態(tài)。
同塵自然認識長生和張墨,站定之后雙手合十,"南無阿彌陀佛,少林寺僧眾恭迎王爺伉儷。"
"英勇親王李長生,攜內(nèi)子拜見諸位大師。"長生行的是俗家拱手禮。
張墨也不曾以道家禮節(jié)沖眾人行禮,而是隨著長生沖一眾高僧拱手見禮,之所以不行道家之禮,是因為按照道家禮法,道士是不進寺院的,此時她的身份是朝廷欽差,而不是龍虎山的道士。
"王爺王妃請入寺奉茶。"同塵側(cè)身邀客。
"諸位大師請。"長生回禮之后剛想邁步,廣場上卻突然傳來了一名僧人的慈悲長嘆,"勸君莫打枝頭鳥,子在巢中待母歸,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聽得此人語,長生陡然皺眉,這家伙早不感慨,晚不感慨,偏偏在同塵等人出現(xiàn)之后大發(fā)感慨,標榜自己的意圖昭然若揭,當真虛偽。
說話的僧人年紀不大,無疑是寺內(nèi)的晚輩,長生本不想與此人一般見識,但最終還是沒忍住,轉(zhuǎn)身回頭,"大師悲天憫人,慈悲為懷,令在下好生慚愧,不過大師常年安居寶剎,衣食無憂,不經(jīng)人間疾苦,不知六道眾生,豈不知烏鴉這種禽鳥是三月產(chǎn)卵,六月離巢,此時已近七月,雛鳥早已離巢,你的擔憂實屬多余。"
說話的僧人沒想到長生貴為親王,竟然還會與自己一般見識,一時之間愣在當場,尷尬非常。
身為少林住持,同塵此時也不便指責自己的僧眾,只得再度抬手相邀,"王爺請。"
長生沖同塵與一眾出迎的高僧點頭道謝,轉(zhuǎn)而與張墨一同過門進寺……
,請下載好閱
,請下載好閱
閱讀最新章節(jié)。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