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績抬眼望去,只見此處臨近?;?有山坡綿延,居高臨下,坐南而面北,頓時便明白了李恪的心思。
李績反問道:"大都督可是欲于此處建戍堡,以制薛延陀"
李恪點了點頭道:"不錯,此處地處諾真水與?;街?山脈連綿,乃?;侥舷卤亟浿?若是我們于高坡之上建戍堡,便可據此要道,既可扼薛延陀南下之咽喉,亦可為北伐之先部,一舉兩得。"
李恪身旁的這處高上與?;降栏羲嗤?李恪若是在此處高坡之上建戍堡,不僅可以居高臨下扼守要道,而且兩軍交戰(zhàn),只要浚稽山兵馬一動,此處的戍堡便能看的一清二楚,可以狼煙警示,叫唐軍盡早知曉,早做部署迎敵。
李績聞,思慮了片刻后,回道:"大都督所甚是,此處確屬要塞,誰若得之,便可占盡先機,但此處乃兩國交界,恐怕薛延陀未必會坐視大都督在此興建戍堡。"
此處既不屬唐,也不屬薛延陀,乃是一無主之地,以往大唐不重漠南,整個諾真水和白道川都罕有人煙,此處自然也就不甚緊要。
可如今,隨著大度設兵圍定襄城,李恪北上督邊,兩國已然戰(zhàn)起,此處扼住了薛延陀南下的咽喉,實在緊要,薛延陀自然也極為看重,不會輕放,李績的話自有道理。
李恪對身旁的眾人問道:"此處干系重大,決不可落薛延陀之手,否則兵圍定襄城之事必將再現,本王欲取此處為戍堡,以為大唐前哨,眾位可有良策。"
李恪之才落,策馬立于李恪身旁的蘇定方看著遠處的?;?想了想,回道:"薛延陀夷男起于微末,也算是梟雄,若是貿然取此地筑戍堡恐怕不易,唯今之計未有以重易輕還可一試。"
李恪聞,問道:"何為以重易輕"
蘇定方回道:"諾真水一戰(zhàn),薛延陀損失慘重,若單憑浚稽山一地之力,恐怕已無力與大都督為敵,大都督何不命士卒先壘木搭橋,佯裝渡河,作欲全取?;街畡荨?
?;侥擞舳杰娚侥喜科琳?至關緊要,夷男為??;?必定來信同殿下議和,到時大都督再同夷男定議,劃此地交由突厥,另建戍堡,此事可成。"
李恪聽著蘇定方的話,緩緩地點了點頭。
大唐多線為戰(zhàn),后勤吃緊,沒有一戰(zhàn)而定薛延陀的把握,不敢輕易北伐,而薛延陀又何嘗不是如此
眼下的薛延陀看似強盛,實則已是內憂外患,國內鐵勒九部其心不一,東、西兩面的遼東和西突厥又蠢蠢欲動,夷男更沒有和大唐決戰(zhàn)的底氣。
此地雖是緊要,但與整個?;较啾葏s又輕了許多,若是李恪作勢欲取?;?逼地夷男在此地讓步,倒也未嘗不可。
李恪當即便欲從蘇定方之,命前軍搭橋,以為佯攻,作欲取?;街畡?。
可就當李恪正要下令之時,遣出刺探消息的斥候卻帶來了一個叫李恪訝異的消息:?;轿鞅毕蛲滑F數萬薛延陀大軍,掌汗旗,當是夷男可汗率軍親至了。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