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皇宮,數(shù)以百計的宮廷建筑林立,驕陽下熠熠生輝,皇宮正中,象征陳國最高權(quán)力中心的奉天殿坐落,四百年來,無數(shù)大事在其中抉擇,左右著陳國的命運。
奉天殿前,漢白玉鋪筑的石階直達天聽,石階兩邊,一位位身著戰(zhàn)甲的禁軍靜立,面容嚴肅,不茍笑。
奉天殿內(nèi),爭吵聲依舊持續(xù)了一上午,就河津洪水和流民暴亂之事,眾臣爭論不休,始終沒有最終的決策。
大殿之上,一襲龍袍的陳帝靜靜地注視著群臣的爭吵,臉色蒼白,顯得十分疲憊。
一直以來,賑災之事都是一件肥差,各方勢力都希望能插上一手,這次也不例外。至
于災民的死活,在場眾臣誰又曾真正在乎過。
陛下,齊大人身為大司農(nóng),對于治理水患經(jīng)驗豐富,此次河津大水,還應當齊大人前去才是。
大殿內(nèi),眾臣爭吵不休之時,一襲蟒袍的七王走出,看著龍椅上的陳帝,開口道。
七王開口,在場群臣立刻安靜下來,目光同樣看著陳帝。
眾臣矚目,陳帝剛要說話,突然,蒼白的臉上泛起一抹潮紅,劇烈咳嗽起來。
劇烈的咳嗽聲中,陳帝指縫間,鮮血出現(xiàn),如此刺目。一
旁的老太監(jiān)見狀,神色一驚。陳
帝將手放下,不留痕跡地掩去手中的血跡。然
而,在場眾臣全都不是傻子,眼見一個比一個尖,看到陳帝右手指縫間的血跡后,心中波瀾難抑。陛
下的身體越來越差了,這已不是陛下第一次在朝堂上咳血。眾
臣前,七王眸子微微瞇起,只當什么都沒有看見。
就按七王所奏,此事交于齊卿處理。陳帝疲憊道。
眾臣聞,神色一沉,陛下竟然又妥協(xié)了。七
王在朝廷的權(quán)勢已然可以只手遮天,這樣的下去,誰又能制衡得了這位權(quán)傾朝野的王爺。難
道真如傳所說,陛下的時日已經(jīng)無多了嗎
陛下,臣認為不妥!
這時,右側(cè)的武將之首,凡蕭寒走出,開口道,河津已經(jīng)出現(xiàn)流民暴亂,大司農(nóng)一介文官,前去暴亂之地,恐有危險。陳
國軍神表態(tài),群臣中,不屬于七王陣營的臣子立刻上前附議,齊聲贊同。
七王看著上前反對的眾臣,溫文爾雅的臉上露出淡淡的微笑之色。
龍椅上,陳帝看著下方眾臣,面露疲憊。
陛下,國學博士季先生求見。局
面僵持之刻,殿外,一位內(nèi)侍進殿,跪下行禮道。
內(nèi)侍的話聲落,大殿中,氣氛頓時安靜下來。
龍椅上,陳帝聞,立刻起身。一
旁,老太監(jiān)趕忙上前,攙扶陳帝走下大殿。
殿中,眾臣也紛紛讓開道路,迎接季老先生的到來。
在陳國,若說還有一人的地位值得帝王和群臣一同屈尊迎接,那必定是桃李滿天下的國學博士季老先生。即
便當今陳帝,在還是皇子之時,亦曾在太學宮聽過課,而季歸便是教授陳帝國學的先生。
大殿外,眾臣矚目中,石階盡頭,一位發(fā)須花白的老者顫巍巍出現(xiàn),步伐緩慢,一步一步走上了奉天殿前的石階。
許久,季歸走入大殿,跪下身子,俯首行禮。
臣季歸,叩見陛下。
先生不必多禮。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