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九齡跟隨蕭胤一路在陳府小廝的帶領下,一直走到了東院靈堂的位置。
越靠近靈堂,前來燒紙的人越多,黑壓壓一片,看起來頗為壯觀。
但凡是京城與陳卓關系密切的同僚,或者是朋友都會被請進靈堂內(nèi)上香祭拜。
其余的關系比較遠一些的就排在二門外,專門有一個接待之處,方便這些不知姓名的客人過來上香。
上過香以后,陳家還給安排客院居住,直到第二天客人離開為止,倒是安排的穩(wěn)妥周到。
蕭胤和顧九齡連地點都是編的,哪里是陳家人認識的人
蕭胤和顧九齡緩緩半跪在了蒲團上,手中點了線香敬上。
顧九齡的這一枝香,到也是敬得心甘情愿,畢竟是死在她醫(yī)館里的人,多多少少她也有那么一丟丟的責任。
顧九齡將香燭插在面前的香爐上,又燒了一把紙錢,突然不遠處傳來一片低聲的議論。
誰來了
是溫先生和顧大人。
顧九齡暗中微微一愣,這不是自己那個冤種弟弟嗎
自從上一次從江南回來后,她的弟弟在隆慶帝面前提出辭官,后來隱居,甚至同溫先生直接住在了南山書院。
已經(jīng)許久不見他的蹤影,如今再一次出現(xiàn)在這里。
顧九齡還是向一邊躲了躲,她那個弟弟現(xiàn)在簡直像是開了掛一樣,她擔心自己被認出來。
好在四周的人很多,顧九齡遠遠看到滿頭白發(fā)步履蹣跚的溫先生緩緩走來。
顧康那半張臉依然戴著面具,緊緊扶著自己的老師,一步步朝著靈堂走去。
左右兩側的太學生們紛紛退開,卻早已經(jīng)哭聲震天,這哭聲里竟是帶著幾分委屈。
隨后顧九齡卻敏銳地發(fā)現(xiàn),溫先生身后竟然還跟著一個人,就是林家的嫡長子林敬元。
林敬元之前也曾經(jīng)在太學院學習過,是陳卓的得意門生,后來也在溫先生面前討教過學問。
所以說這上京人人都是溫先生的弟子,而且主要在詩詞造詣方面的指點。
雖然教他學問的是陳卓,但真正對他起影響力的卻是溫先生。
王爺不對勁!。顧九齡不進一把在座的效應的意義,一宿蕭胤,眉頭一處,微微側掛,顧九齡負載效應的耳邊低聲道:。你瞧著那年輕人是不是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
蕭胤微微輿論忙看向了劉靜遠,卻發(fā)現(xiàn)林靜媛臉上滿是悲傷之色,。當時也沒有臉色憔悴,蒼白如紙倒是再沒有別的嗎毛病。
我不是他的老師,老師死了之后他悲傷過度吧。
不是,我怎么感覺他那臉色白的不行,有些奇怪。
最強的成色稍微還有一點無情,只怕不是中毒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