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仙鶴神宮對面就是鏡湖,鏡湖外邊一圈的花田,唐匹敵就坐在花田里看著鏡湖發(fā)呆。
李叱從李先生那把書取回來,急著給唐匹敵,一路小跑著回來的。
李叱把手里的兩本書冊區(qū)分了一下,把唐匹敵那本遞給他:這是你的。
唐匹敵一怔:這么快
李叱道:李先生說咱倆悟性好,所以只寫個大概,讓咱們自己舉一反三,自己思考。
唐匹敵點(diǎn)了點(diǎn)頭:也好。
李叱道:這兩本,一本叫國策,一本叫論兵,我跑回來的路上翻了翻,簡意賅,精妙絕倫,咱倆換著看。
唐匹敵嗯了一聲,倆人就坐在花海中的石凳上看,兩個人越看越是心驚。
李先生寫的這兩本冊子都很薄,不過二三十頁,每一頁字?jǐn)?shù)也不是很多。
可是每句話,似乎都需要深思。
愚民非治國之道。
李叱讀到這句話,心里更是震撼。
這句話,和大楚,和大周,和歷代皇朝的治國之策都是背道而馳,要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說出來,都沒準(zhǔn)會被法辦。
從有史料記載以來,哪一代皇朝不是愚民之策
用極少數(shù)的一些讀書明理思想開闊的人,治理絕大多數(shù)不認(rèn)字不懂大道理的百姓。
唐匹敵聽到這句話也皺了皺眉,他看向李叱,沉默片刻后說道:這句話,很高很高了。
若一個人不是站在很高很高的地方,看不到這么遠(yuǎn),想不了這么深。
李先生若聽到他這句話,心里一定會想,我站在五千年文明史的高度上,你說高不高
不是百姓們越愚鈍才越好治國。
唐匹敵道:民智越高,文明越盛,不管是文化,禮儀,百姓們的程度越高,其實(shí)越?jīng)]有亂民。
他停頓了一下后繼續(xù)說道:百姓們懂得越多,每個人都讀書認(rèn)字,每個人都明白事理,知道對錯,分清是非,那這個約束,其實(shí)就不是更重法典,而是更重內(nèi)心,約束是在每個人心里,知道什么事做了不好。
李叱點(diǎn)頭:先生這一句話,道出千秋之理。
唐匹敵道:你要記下來,以后一定要開民智,辦國學(xué),非但要在大城辦,州有州學(xué),縣有縣學(xué),鄉(xiāng)也要有鄉(xiāng)學(xué),入學(xué)所需之資費(fèi),要由地方官府分撥一大部分,入學(xué)之人自理一小部分,等到將來國家強(qiáng)盛,所有學(xué)習(xí)需要的錢財,朝廷全都出了,只要百姓們是為了學(xué),那就不能收錢。
李叱自然而然的點(diǎn)了點(diǎn)頭道:行,我記下了。
唐匹敵笑瞇瞇的看了李叱一眼,若有深意。
李叱卻還盯著手里的書冊,沒有看到唐匹敵那有深意的眼神,有深意的笑。
唐匹敵笑著繼續(xù)試探了一句:說到民學(xué),再說科舉,如何讓科舉更顯公平
李叱正好剛剛看到了李先生寫過這方面的事,也只是三兩語,但一樣發(fā)人深省。
給你看看這個。
李叱把書冊遞給唐匹敵,指了指那上邊李先生寫下的話。
不管到什么時候,對于平民百姓的孩子來說,公平的科舉制度,都是他們一生之中為數(shù)不多的改變命運(yùn)的機(jī)會,也許是唯一的機(jī)會。
李叱道:先生寫了,若要盡量保證公平,就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典來保護(hù)科舉,讓學(xué)子們覺得最起碼朝廷在態(tài)度上是力求公平的。
唐匹敵讀了讀李先生寫的話,然后長長吐出一口氣,他嘆道:先生這樣的大才,若是能治國的話
李叱搖頭道:以后
想請先生出山,怕是極難。
唐匹敵順口說了一句:那你就多學(xué)。
李叱道:好。
于是唐匹敵又笑了起來,這次他的笑容李叱看到了,但不是很明白唐匹敵笑是為什么。
遠(yuǎn)處,坐在花海秋千上晃蕩著的高希寧看向李叱那邊,一直看著,一邊看一邊傻笑。
就好像一位年輕貌美的媽媽,在看著自己的寶貝兒子在遠(yuǎn)處玩沙土。
夏侯玉立看了看她又看了看李叱那邊,然后也笑起來。
花癡。
她笑著說了一句。
高希寧道:這怎么是花癡呢,他那么好看,多看看就感覺賺到了似的。
他
夏侯玉立不懷好意的問了一句。
高希寧一怔,然后昂了一聲:對,就他。
夏侯玉立問:那另一個難道不是儀表堂堂風(fēng)流倜儻
高希寧的眼睛都沒有離開李叱,隨口回了一句:另一個也就那樣吧,普普通通。
就在這時候,有幾個仙鶴神宮的師姐從不遠(yuǎn)處經(jīng)過,她們也看著李叱和唐匹敵。
可那兩個人根本就沒有看她們,而是一邊看書一邊討論著什么,這就更讓那幾個師姐好奇。
是我們不好看嗎
其中一個師姐哼了一聲。
另外一個師姐道:那他們也不好看!
幾個人互相看了看,然后點(diǎn)頭道:對,他們也不好看。
其中年紀(jì)最小,大概十六七歲的那個女孩有些糾結(jié)的說道:那哪個稍微丑一些
幾個人再次互相看了看,都覺得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