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了李叱等人,醫(yī)館的人留在冀州也不安穩(wěn)。
聽燕先生說完之后,沈如盞沉思片刻隨即搖了搖頭:你們都可以走,我不能走。
燕先生一怔,不解的問道:為何
沈如盞道:大家都走了,冀州之內(nèi)再無內(nèi)應,如我所料不差,李叱早晚還會圖冀州。
燕先生道:可是你若留下,萬一有什么意外,連個幫你的人都沒有。
再不濟,不是還有地宮在嗎
沈如盞云淡風輕的微笑道:先生出去之后若見了李叱,可將我原話轉(zhuǎn)告。
燕先生道:什么話你只管說。
沈如盞道:我若隨大家出城,一起往燕山,所能做的,最多不過是隊伍的后勤之事,看看傷病而已,這對于我來說,價值太低,我是商人,所以價值太低的事不做選擇。
我若留在冀州為內(nèi)應,將來李叱回取冀州,我便是得冀州的首功之人,價值之大,比做一個后勤支援的差事要強的多了。
燕先生聽完后,一臉驚愕的看著沈如盞。
沈如盞笑道:燕先生只管如實說便可,李叱若是聽了,會理解我。
燕先生又勸了很久,沈如盞心意已決,說什么也不肯隨大家一道出城。
等眾人都聚齊之后,卻發(fā)現(xiàn)姜然等人也不在。
燕先生問,長眉道人搖頭道:找了他們,姜然說李叱臨走之前對他另有安排,他還要留在冀州,不和咱們一起走。
燕先生心里無比震撼,李叱這些安排都是在何時所做莫非是在地宮隱藏的時候就都已經(jīng)安排好了
沈如盞不走,姜然等人不走,其他人都已經(jīng)收拾妥當,只等柳戈來
接。
可眾人還是想不明白,柳戈手下數(shù)千兵馬,怎么能接了他們再順利出城
沒有想到的是,當天柳戈的兵馬從地宮里出來,竟然直接就從大街上來了,從沈醫(yī)堂那邊的地宮出口出來,上大街,隊列整齊的到了車馬行這邊。
三千多人的隊伍,在大街上浩浩蕩蕩的開過來,大白天的,如此明目張膽,長眉道長他們?nèi)紱]有想到。
這支隊伍帶著的旗號是豫州軍旗號,長眉道人這才想起來,李叱和唐匹敵在戰(zhàn)后出去,一直都往回搜羅東西,包括不少戰(zhàn)旗。
柳戈帶著隊伍直接往城門方向開,一路上遇到的巡邏隊伍還給他們讓路,并無懷疑。
這就是一種心理上的錯覺誰會懷疑一支數(shù)千人的隊伍冀州軍可是誰都知道,早就已經(jīng)全軍覆沒了。
就算是讓潘諾親眼看到了,第一反應也是自己手下有人私自調(diào)動兵馬,而不會懷疑這是冀州軍的隊伍。
李叱打的算盤就是那些冬衣。
豫州軍分得是冀州軍的冬衣,這些冬衣李叱他們也有不少,當初從府庫里沒少往外偷
他們明目張膽的到了城門口,守軍士兵本想攔截,卻被柳戈一馬鞭甩在臉上,打的滿臉血,就沒人再敢阻攔。
隊伍出城之后不久,冀州節(jié)度使潘諾得到消息,立刻就覺得事情不對勁,連忙派人去問誰帶兵出逃,可是帳下將軍都在。
他第一件事是趕去大營盤查,卻發(fā)現(xiàn)一支隊伍都沒有少,走的不是大營里的兵馬。
這才醒悟過來,再帶人追,已經(jīng)來不及。
余九齡出城之后心跳還一直都沒有慢下來,他總覺得不可思議,這就跟鬧著玩似的就出來了
余九齡想著,李叱斷然不會在從府庫里往外搬運東西的時候就想到,這些冬衣要如此用法。
但有了這些東西,就能想出如此膽大包天的計策來。
其實李叱和柳戈說的事,只是第二種選擇,是備用的策略安排。
李叱的第一選擇還是護送虞朝宗回燕山營,燕山營不管多亂,只要虞朝宗養(yǎng)好了病回去,他一出現(xiàn),燕山營里的人就全都會老實下來。
因為李叱將來的打法還是里應外合,柳戈這三千兵馬一直藏在城中,那時候燕山營再攻冀州便易如反掌。
然而事情突變,李叱也只好用備用的第二選擇了。
柳戈帶著兵馬出城就下令急行軍,都是騎兵,當初柳戈帶著人進地宮的時候,就帶了冀州軍的戰(zhàn)馬來。
馬車上。
高希寧回頭看向逐漸模糊起來的冀州城,想著這一次是真的離開了,再回來的時候也不知是何年何月。
她看向爺爺,高院長臉上也都是不舍。
如果不是因為高希寧的話,他應該怎么都不會離開冀州,就算是死也要死在冀州城里,因為他的書院還在。
然而人總是會有斷舍離。
而當不得不面對斷舍離的時候,因為斷舍離而能保護更重要的人,那么就是最好的安排了。
潘諾帶人趕到北門,怎么都搞不清楚那隊伍到底是哪兒來的,就好像鬧鬼了一樣。
而這事沒多久就在冀州城里傳開,百姓們都說,光天化日之下,一隊戰(zhàn)死的冀州軍陰兵出城。
這事越傳越離譜,傳來傳去,傳成了冀州可能要有大災,陰兵離開,是不想再守護冀州。
一時之間,冀州城里人心惶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