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w-app2{width100%;clearboth;displayblock;margin0
0
10px
0;border-radius
3px
3px;border1px
solid
f2f2f2;}
.show-app2-content{floatleft;width70%;backgrounddff0d9;font-size14px;padding10px
0px;color3d783f;border-radius
3px
0
0
3px;line-height
22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cover{floatleft;margin0px
10px;height40px;width40px;}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floatleft;}
.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p{margin
0;}
@media
(max-width
768px){.show-app2-content
.show-app2-detail
.show-pc{display
none;}}
.show-app2-content
img{width36px;height36px;border-radius50%;}
.show-app2-button{background44a048;border-radius0
3px
3px
0;floatleft;width30%;text-aligncenter;padding10px
0px;colorfefefe;font-size14px;position
relative;line-height
22px;}
.show-app2-buttonafter{content;width8px;height8px;border-radius50%;backgroundff6666;positionabsolute;top3px;right3px;}
這是李叱他們眾人聚集在一起后,第一個如此熱鬧的春節(jié),也是高希寧她們第一個沒在冀州城里過的春節(jié)。
對于在一座大城中生活習(xí)慣了的人們來說,搬到了燕山上是很難適應(yīng)的一件事。
這里沒有琳瑯滿目的商鋪,沒有茶樓酒樓戲院,沒有車水馬龍的街道。
習(xí)慣了繁華錦繡,在這就會覺得很單調(diào)。
這里的冬天顯得如此肅然,山上沒有綠色,冬天的山不見鳥語花香,這里也聽不到曲樂絲竹之聲,只有操練兵馬的金戈之音。
高希寧倒是沒有什么不適應(yīng)的,她習(xí)慣了守在李叱身邊,李叱在的地方就是全部。
她的全部心思都在李叱身上,也就完全忽略了自己。
倒是夏侯玉立她們幾個顯得有些不習(xí)慣,沒有地方去買胭脂水粉,沒有地方去做新衣,這里的日子就顯得有些單調(diào)枯燥。
高希寧每天都參與練兵,在八百廷尉軍面前,她永遠(yuǎn)不會讓自己看起來是個嬌滴滴柔柔弱弱的女孩子。
在廷尉軍面前,她就是一個雷厲風(fēng)行的都廷尉。
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李叱他們不斷的改變著這支綠林隊伍,到了第二年開春的時候,隊伍的面貌已經(jīng)煥然一新。
三月份的天氣雖然還有些冷,李叱他們已經(jīng)帶著隊伍在山下屯田耕種,這是燕山營曾經(jīng)走過的路,所以并沒有什么艱難的。
夏侯琢派人送信來,他已經(jīng)接手了代州關(guān)和信州關(guān)的隊伍,對那邊燕山營的隊伍做出許諾,軍心也安穩(wěn)下來。
李叱知道夏侯琢那邊日子過的苦,所以從燕山營運送了不少物資過去。
而且代州關(guān)和信州關(guān)的守軍糧草所需,也是李叱派人供給,保證不會缺失。
到了四月初,李叱他們帶著人在山下引河流水澆灌農(nóng)田,遠(yuǎn)遠(yuǎn)的看到官道上有不少難民成群結(jié)隊的走著,衣衫襤褸。
李叱覺得奇怪,這些難民是從西邊過來的,西邊那邊雖然田地不算豐沃,但極少有亂兵為禍,百姓們?nèi)兆討?yīng)該過得去才對。
于是李叱跑到路邊,攔著人問了問。
老人家,是出了什么事
李叱遞給一個老人一壺水后問道。
那老人一臉凄苦的說道:日子過不下去了,只好逃難,再不走連命都沒了。
李叱問:有天災(zāi)
沒有,天災(zāi)不可怕,人禍才可怕。
老人家嘆了口氣后說道:去年的時候,有一伙馬賊強占了縣城,一開始還沒什么,后來他們隊伍越來越多,就開始劫掠百姓,每個村子都挨家挨戶的要錢要糧,不給的,就殺。
老人看向李叱道:他們比官府還狠,每年官府的收過之后,最起碼還能剩下些糧食湊合著過日子,可是那些馬賊跟刮地皮一樣的狠,一粒都不給我們剩下啊..
李叱皺眉,他問道:那馬賊隊伍有什么名號沒有
有。
老人回答道:那個馬賊的隊伍占了三四座縣城之后,在東陵山建造山寨,還建造了一個很大很大的祭壇,那馬賊的大當(dāng)家自稱為道門正統(tǒng)傳人,說是什么要替天行道。
他說,他的道門叫做東陵正道,自封為東陵掌教,我們那地方的百姓必須入教,他們搜刮走的米面錢糧就是入教的費用。
還說只要加入東陵正道,就能得道門神兵庇護(hù),什么道門神兵啊,就是一伙子馬賊啊,一人不入教,他們就殺一人,一家不入教,他們就放火燒一家。
老人眼睛里只有悲憤,已經(jīng)沒有淚水。
我的侄子就是被他們活活打死的,然后還把尸體吊在城墻上,任憑風(fēng)吹雨淋,還說這是什么神罰。
李叱聽到這,臉色已經(jīng)有些發(fā)白。
他問道:老人家,那你可知道這個所謂的東陵掌教叫什么名字嗎
老人搖頭道:不知道,只是聽說是從燕山這邊逃過去的大賊。
李叱眉角一揚。
他看了看難民人數(shù),大概有數(shù)百人之多,反正山寨這邊也需要人種田,于是把人都留下來。
他回到大營里,把唐匹敵找來。
這才短短半年多的時間,什么狗屁的東陵教已經(jīng)控制了四五個縣的范圍,據(jù)說有教眾數(shù)十萬,我懷疑那個所謂東陵掌教就是西籬子。
唐匹敵聽李叱說完后點了點頭:你是想滅了這一伙人
李叱道:燕山營現(xiàn)在也需要再立威名,這些人有辱道門名聲,又如此為非作歹,咱們?nèi)魧⑵錅缌?西邊數(shù)縣范圍就可揚名。
唐匹敵道:先得把情況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