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站在高坡上閑聊了一會兒,有親兵過來稟告,說是有一人從南邊來,被斥候抓了,死活都要見寧王。
李叱問:南邊來的,誰的人
親兵道:人被押送到中軍大帳外邊了,那人嘴巴硬,說不見寧王什么都不肯說。
余九齡道:莫非是尉遲的信起了作用,那個謝狄打算投降了
李叱搖頭:若是謝狄派來的人,會先去求見尉遲。
他轉身往回走:下去看看。
不多時,余九齡先一步回到大帳外邊,就見一個身材中等的男人被看押在那,兩個人對視了一眼。
看到此人,余九齡的眼睛微微瞇起來,第一反應是這個人,有點丑啊。
那人也在看著余九齡,眼神里的意思更為迷茫,但是余九齡還是看出來了,那個人和他想的大概也是一樣。
此人就是荊州節(jié)度使帳下謀士欒唐,他看著余九齡,心里咯噔了一下子......這寧王,有點丑啊。
余九齡走到他面前,哼了一聲:我知道你在想什么。
欒唐連忙俯身就要拜倒:拜見寧王殿下。
余九齡道:我不是。
欒唐聽到這三個字,心里莫名其妙的松了口氣。
余九齡道:你是不是在覺得我丑
欒唐哪里敢如實回答,立刻搖頭道:不是不是,我怎么會有如此心思,我只是在想......
余九齡道:你要是不說實話,我保證你見不到寧王。
欒唐正說到我只是在想大人看起來英明神武器宇不凡,聽到余九齡的話,后邊的話不知道怎么順口變了:只是有些不漂亮。
正好走過來的李叱聽到這句話,心說九妹你這又是何苦呢
你們倆,有必要嗎
對比一下,余九齡比這家伙還好看不少呢。
此人身材說不上高,還有些羅鍋腰,臉說不上規(guī)矩,還有幾分像驢。
但是,從他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出來,他把余九齡和他歸結于一類人。
帶進來吧。
李叱吩咐了一聲,邁步進入大帳。
進來之后,欒唐就撲通一聲跪倒在地:外臣欒唐,代表荊州節(jié)度使謝秀謝大人,拜見寧王殿下。
李叱道:起來說話,不必行此大禮。
他坐下來后問:謝秀謝大人遣你來,所為何事
欒唐嘆道:外臣,外臣一時之間,還得重新整理些措辭,之前想好的,不能說了。
李叱心說此人有點意思。
欒唐道:外臣本來準備好了說辭,其中最關鍵處,便是表明節(jié)度使大人的心意,愿意以寧王南北夾擊,擊敗天命軍,可我到這看了看,好像打完了。
余九齡心說這個謝秀謝大人身邊,難道真的沒有多少人可用嗎怎么派來這樣一個棒槌。
可他哪里知道,這番樣子,這個態(tài)度,這種話術,都是欒唐琢磨好的。
他聽聞寧王不喜夸夸其談之輩,不喜口若懸河之徒,只愿意見實事求是的人,所以才故意表現出這般稍顯傻了一些的樣子。
李叱笑道:不急,你慢慢想。
欒唐沉思了片刻后說道:外臣來之前就想著,有擊敗天命軍之功,再加獻上荊州之功,我家大人怎么也算是大功臣,封侯不成問題,現在只能想一想,不封侯的話,能不能保留我家大人領兵之權,荊州兵馬依然歸我家大人節(jié)制......
李叱忍不住又笑了起來,聽起來這人說話糊里糊涂,可是玩了好一招以退為進。
見誠意。
李叱說了三個字。
欒唐立刻看向李叱說道:換甲,換旗,宣誓對殿下效忠,愿意為殿下攻城略地,也愿意為殿下守土安民。
李叱道:你回吧。
欒唐怔住,心里立刻就緊張起來。
回吧
寧王這是什么意思。
李叱道:回去換你們節(jié)度使大人親自來見我,若他來了,你說的事都不是事,若他不來......說起這些有又何用
欒唐俯身道:殿下,我家大人他只想要殿下一個承諾。
李叱問:你叫什么名字
欒唐回答:外臣姓欒,名唐。
李叱嗯了一聲,起身:給欒大人準備飯菜住處,讓他好好休息一下,明日安排隊伍護送欒大人回去。
他看向欒唐:何處人信我,何處得平安,何處不信我,先平才有安,荊州之地萬萬百姓皆非兒戲,我焉能如此兒戲給你一個承諾
_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