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梅協(xié)定》帶來的影響愈演愈烈,許多進步人士發(fā)表文章,措辭激烈地批評南京政府的賣國行徑。幸好這陣子大家都在關注自然災害,再加上《何梅協(xié)定》沒有獲得證實,否則全國上下都要鬧翻天。
順便一提,有一部叫做《風云兒女》的電影正在熱映,主題曲《義勇軍進行曲》隨之廣為傳唱。
田漢先生受邀為主題曲作詞,剛剛完成創(chuàng)作就被抓捕入獄。他在獄中把歌詞寫在香煙包裝紙背面,由探監(jiān)的同志轉帶給電影公司。聶耳先生也正面臨著特務的抓捕,主動要求為愛國電影譜寫主題曲。他逃往日本后收到歌詞,并將寫好的曲譜寄回上海。
這兩位先生,一個困居監(jiān)獄之中,一個逃亡異國他鄉(xiāng),共同完成了未來中國的國歌。
只可惜,聶耳很快就死了,在日本游泳時意外溺水而亡,年僅23歲。
周赫煊前段時間還跟聶耳有過通信,聶耳說他準備走西伯利亞鐵路去蘇聯(lián),周赫煊寫信勸他快點動身,就是想要避免這出悲劇。
但不知為何,聶耳遲遲都未登船離開日本。
關于聶耳的死因,后世有很多說法。比較主流的,是聶耳游泳時突發(fā)心臟?。魂幹\論者,則認為聶耳死于日本人毒殺,因為當時《義勇軍進行曲》廣為傳唱,招來了日本軍國主義者的嫉恨。
九月中旬,長江和黃河的大洪災已經進入尾聲,但依舊有不少地方還處于水患當中。
就在這個時候,周赫煊帶著妻子張樂怡、秘書于珮琛,啟程坐船前往倫敦。
他們所乘的輪船還在大洋上航行,以沙遜為代表的在華利益派英商,已經開始了大張旗鼓的宣傳。
……
萊姆豪斯,未來的倫敦唐人街所在地。
早在道光年間,就陸續(xù)有一些中國勞工和水手流落倫敦,在船廠區(qū)落戶安家。到了光緒年間,這里的華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唐人街。
后世的倫敦唐人街以餐館和超市聞名,而在30年代,這里是倫敦最有名的貧民窟和合法鴉片煙館聚集地。
即便是土生土長的英國人,有時候也會光顧唐人街,因為在這里吸鴉片很安全、便捷和實惠。
就在去年(1934年),此地被倫敦市政府勒令拆除,畢竟實在有礙觀瞻,但依舊有大量華人賴著不走。僅僅一年時間,各種窩棚、木板房、鐵皮房又重建起來,甚至還建起一些兩層小樓。
無論何時何地,中國人的生存力總是那么頑強。
一家兩個月前才重新開張的餐館里,正有十多個中國留學生在開會,而負責會議聯(lián)絡、招待和后勤工作的,則是這家餐館的老板。
餐館老板叫做劉興祖,爺爺輩就已經在倫敦定居。他不屬于任何黨派,甚至沒讀過多少書,長得瘦小猥瑣,你很難相信這種人會組織贊助留學生開會。
這要從“九一八事變”說起,東北淪陷的消息傳到海外,震驚了無數(shù)華僑和留學生,他們自發(fā)的開展各種抗日救亡活動。
30年代的海外抗日救亡活動,共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大家各自展開行動,各人抱著自己的見解,有主張立即抗戰(zhàn)的,有主張積蓄力量的,有主張和平統(tǒng)一的,有主張武力統(tǒng)一的。各種小團體五花八門,一盤散沙,雖然熱情高漲,但是毫無組織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