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朝廷百官在這邊幫他求情,魏賢這老家伙竟然繼續(xù)咄咄逼人,一點也不想放過陳行絕的樣子。
“諸位不必為老夫求情,老夫可以死,但是請陛下在臣死后,西南王的謀反罪必須要斬首示眾。否則老臣死不瞑目!”
說完他竟然深深地跪了下去。
金鑾殿內(nèi)這下子真的是安靜的如雞。
而陳行絕整個人身上都刮起了狂暴的肅殺之氣。
“這老家伙真的是不知道死活呀?!?
“不要命,不知進退,也不懂得見好就收。
竟然還敢用自己那不值錢的老命來威脅陛下,這種事情根本就不能說的?!?
“老糊涂吧這家伙!”
大家議論紛紛,都等著看魏賢的笑話,因為魏賢實在是太霸道了。
仗著自己是諫臣,一而再再而三的試探陛下的底線,總有一天也要被斬首示眾的。
這諫臣的風氣,從先秦時代就已經(jīng)有了,那時候的諫臣每日都要訓誡皇帝,讓皇帝不要忘記家仇國恨,不要忘記歷代先王一統(tǒng)天下的志氣。
人們稱呼這樣的人為諫臣。
到了唐朝的時候,諫臣依舊是存在的,其中最出名的莫過于魏征,而魏征和唐太宗的關系也是非常不錯的,兩個人亦師亦友。
魏征經(jīng)常勸解唐太宗,而唐太宗也虛心接受,在魏征死了之后,他甚至還感慨,說自己痛失一面鏡子。
但魏征只有一個,唐太宗也只有一個。
并不是所有的諫臣都可以和魏征一樣能夠遇到一位明君的,也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能夠像唐太宗一樣能夠虛心接受諫臣的勸解的。
所以諫臣在歷朝歷代當中都是屬于一個比較尷尬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