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唐小舟的反應(yīng)非常之快,很快就判斷出,這個彭清源,就是常務(wù)副省長。他立即說,首長好。彭清源說,怎么樣?哪天有時間,我們一起去釣魚?
唐小舟知道,當上趙德良的秘書之后,釣魚的時間,大概是絕對不會有了。彭清源能夠?qū)㈦娫挻虻竭@間辦公室,說明他對自己的新職務(wù)是非常清楚的,也對他將來的工作情況十分清楚。既然清楚,卻又說出一起釣魚這樣的話,就絕對不會是一種假客套。以他常務(wù)副省長的身份,是完全沒有必要和他這樣一個小秘書玩客套的。這只能說明一點,彭清源其實是在向他示好,自然也是在向趙德良示好。
江南省是一個政治生態(tài)極其特殊的省份。中國的官場規(guī)則,有一條規(guī)矩,即黨政兩個一把手,最多只能在當?shù)禺a(chǎn)生一個,另一個,一定要從外地調(diào)入。省是如此,市也同樣如此。那些外來干部,在別的省能夠干得很好,但在江南省,卻往往出現(xiàn)強龍壓不過地頭蛇的情況,連續(xù)多任省委書記或者省長,都被地頭蛇趕走了。趙德良是外來干部,入主江南省,才不過短短的三個月。彭清源卻是本土干部,在江南省官場的根基,非常深厚。當然,還有一個根基更為深厚的人物,就是省長陳運達。上一任省委書記袁百鳴,就是在和陳運達的權(quán)力斗爭中落敗的。三個月前,省內(nèi)還有很多人期望陳運達能夠接任書記,最后,卻是由中央派來了趙德良。
至于彭清源、趙德良以及陳運達三人之間的關(guān)系,唐小舟并不十分清楚。他所知道的,也就是一些表面的東西,比如說,陳運達和彭清源不僅是同一個縣的人,而且是高中時的同學。一般人認為,當初陳運達斗走前任省委書記袁百鳴的時候,彭清源是極其重要的同盟,如果沒有彭清源的參與,僅以陳運達的力量,是無法與省委書記抗衡的。彭清源之所以和陳運達聯(lián)手,除了是同鄉(xiāng)同學之外,還有更為關(guān)鍵一點,他們都是本土派。
如果本土派的說法準確,現(xiàn)在彭清源主動給自己打這個電話,是否暗示了彭清源和陳運達之間存在矛盾或者說彭清源在尋找一種新的力量平衡?當然,也可以換一種角度思考,趙德良作為一名外來勢力,盡管有著省委書記的官銜,在江南省官場,卻沒有根基,甚至連一個得力的人都沒有。他向彭清源投出橄欖枝,實際上是對本土派進行了釜底抽薪,輕輕一招,便導(dǎo)致了本土派的瓦解。若真是如此,說明趙德良是個權(quán)力運作高手,不動聲色,就布下了一著關(guān)鍵的棋。
唐小舟自然不好說什么,只是對彭清源說,太好了,首長哪天有興趣,告訴我一聲,我一定奉陪。
彭清源說,那好,就這樣說定了。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