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的競爭對手還好說,潘笛生一聽到康劍飛、王經(jīng)、麥加、洪金保和程龍這幾個名字,就感到一陣頭疼,他說道:“競爭很激烈啊?!?
岑鍵勛頗為自信地笑道:“也不用太擔(dān)心,胡金銓把《嬰寧》拍得超高水準(zhǔn),從質(zhì)量上就超過了大部分的港片?!?
“這倒也是?!迸说焉p松地笑道。
給潘笛生信心的不止是《嬰寧》,還有德寶院線在暑期檔即將上映的另外兩部電影《通天大盜》和《情非得已》。前一部的主演有林子詳、鄭則士、揚紫瓊和柯壽良,后一部的男女主角是劉德樺和鐘楚虹,都是演出陣容不俗的吸金影片。
兩人商量了一下《嬰寧》的后期宣傳工作,潘笛生就驅(qū)車前往自己的珠寶公司。他可不僅是電影和院線公司的老板,還是著名珠寶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而且后者才是潘笛生的主業(yè)。
《嬰寧》是昨天才制作完成的,所以今天潘笛生一大早就跑去看成片,現(xiàn)在半上午了還沒干其他事。到了公司之后,潘笛生處理了一下珠寶公司的日常事務(wù),便閑下來開始看報紙和雜志。
作為一家珠寶公司的老板,潘笛生看報刊雜志并非消遣,而是在字里行間尋找有用的信息。
看完《明報》的社會和財經(jīng)版后,潘笛生又翻到娛樂版去,上面赫然有《芳芳》在法國戛納獲獎的新聞。
別說是戛納電影節(jié),此時的香港媒體對奧斯卡都不怎么關(guān)注,只有在有港片或者中國人參與的時候,才會湊熱鬧跟著關(guān)注報道一下。
遠(yuǎn)赴歐洲采訪的費用不低,由不能確定此新聞是否能增加報紙銷量,所以即便是康劍飛的片子入圍了戛納主競賽單元,也只有寥寥幾家的香港報紙派記者去了戛納,《明報》就是其中的一家。
前幾天,《明報》和《東方日報》等幾家報紙,都在報道《芳芳》大受外國佬歡迎的新聞,把這部還沒上映的愛情片炒得很熱。
不過潘笛生并不太在意,在康劍飛的《芳芳》之前,已經(jīng)有6部華語片入圍過戛納影展主競賽單元,但其中只有三部半賣得好胡金銓的《俠女》算半部,拍出來撲街了三年后,才因為獲獎而撈回來一點票房。
康劍飛在香港的名氣已經(jīng)足夠大了,香港觀眾基數(shù)擺在那里,就算《芳芳》在戛納獲獎,也起不到太大的增幅作用總不可能逆天到票房破4000萬吧?那得至少有五分之二的香港市民(包括老人和小孩兒在內(nèi))走進(jìn)電影院才行。
“戛納電影節(jié)最受歡迎電影獎,”潘笛生看著報紙上的小字,一頭霧水道,“這算什么獎???”
不過等潘笛生繼續(xù)讀下去,才愈發(fā)的驚訝起來,下方居然有康劍飛、蘇菲?瑪索、梁嘉輝三人跟法國總理的合影。
希拉克那天晚上跟不少導(dǎo)演和明星都有合影,這新聞放在法國并不吸人眼球,但拿回香港就不一樣了,兩千年官本位的遺留思想,瞬間就讓康劍飛和梁嘉輝提升了一個檔次。
別的不提,只這一握手合影,梁嘉輝回香港后就能漲不少片酬。
后面還有另一篇報道,卻是《末代皇帝》的導(dǎo)演貝納多與梁嘉輝在宴會上密談,兩人很有可能即將合作新片的新聞。報道的最后,記者還把梁嘉輝與貝納多、李翰祥的舊事給翻出來,以此來增加對讀者的吸引力。
梁嘉輝出演誰的新片,潘笛生并不關(guān)注,隨后幾天《芳芳》的宣傳攻勢,才是讓他和其他幾大電影公司的老板最頭疼的事情。
康劍飛甚至非常無恥地讓人紀(jì)錄下《芳芳》在戛納上映時的盛況,并且剪輯成短片鳳凰臺播出。
看著電視里鬼佬們推搡擁擠著排隊看《芳芳》,香港市民多多少少心里都有一點自豪感,畢竟《芳芳》是港片,身為香港人有理由去自豪。
于此同時,影迷們也對《芳芳》更加期待起來,想知道如此受外國人喜愛的電影究竟是什么內(nèi)容。
ps:
搶在12點前,祝大家中秋快樂!
...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