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劍飛的三家網吧開業(yè)一周,總營業(yè)額7萬2千多,每個網吧的平均客量在30人上下。
照這么下去,網吧是鐵定虧本的。
幸好隨著口口傳播和廣告,客流量在穩(wěn)健攀升中,年輕人很樂于接受這種新鮮事物。
在2010年以后,香港網咖的收費大概是10元每小時,偏遠地區(qū)還更低。從物價和工資的縱向對比來看,似乎康劍飛在95年收費15元很貴,但其實并非如此。
大陸剛剛興起網吧那會兒,每小時8元的都有,而當時大陸平均工資才幾百塊。
《飄邈之旅》這款原始網游,康劍飛打算一直免費,這是為了培育市場和吸引普通網民。
除此之外,他還分別給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城市理工大學(即后來的香港城市大學),各捐款1000萬港幣。這些錢都指明了用途,全部用于建設校園網絡和電子閱覽室,他準備把各大高校的大學生培養(yǎng)成香港第一批忠實網民。
《明報》在被康劍飛入股后,雖然金墉堅持中立的辦報方針,但論上還是有些偏向康劍飛。
《計算機與互聯(lián)網正在香港悄然生根》這是《明報》最近一期的新聞標題,而且給的是頭版報道:
“據悉,東方集團董事長康劍飛先生,近日陸續(xù)捐款近億元,幫助香港各大高校的計算機互聯(lián)網建設?;ヂ?lián)網的發(fā)展趨勢不可阻擋,現(xiàn)今歐美許多大學都擁有自己的校園網絡。大學生們可以坐在電子閱覽室里,通過電子郵件與全球的網民交流。康劍飛先生的這一善舉,大大提升了香港高校的國際視野”
這篇新聞出來,香港市民的反應各不相同。
普通老百姓的看法是,康劍飛真特么有錢,怎么就不捐點給我?
富豪們心想:姓康的在干嘛呢?有錢還不如捐給孤兒院,至少可以賺到不少名聲。
或許只有學生們歡呼雀躍,特別是大學生們,都把康劍飛視作大好人,他們開學后就能自由上網啦。
8月底,暑期檔第二輪影片相繼落畫。
永高影業(yè)的《醉生夢死之灣仔之虎》本土票房1100萬,三地合拍片《西楚霸王》票房1500萬,永盛電影公司的《錦繡前程》1600萬。
而東方夢工廠的《變臉》,票房4800萬!
絕對的碾壓!
這部片子在臺灣也已經賣瘋,才上映不足一個月,票房就達到5000萬臺幣。要知道,好電影才臺灣的放映期限動輒兩三個月,《變臉》的臺灣最終票房很可能破億。
憑借此片,周閏發(fā)在港臺娛樂圈的地位再度鞏固,鐵打的影壇一哥不可動搖。
連帶著尼古拉斯·凱奇,這位在亞洲不怎么出名的好萊塢演員,都被港臺觀眾所熟悉。揚子瓊、周嘉玲和中山忍等女性配角,其身價都在看漲,不少電影公司遠赴日本邀請中山忍拍片。
進入9月,香港的學生們重新返回校園,電影市場也開始冷清起來,但東方魅力網的訪問流量卻開始大增。
特別是各大高校的電子閱覽室建成后,每天無數大學生排隊上網。這里上網很便宜,每小時才3元錢,收到的錢用來維護電子閱覽室的開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