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給了肅王和魯王一個很好的臺階。
在肅王損失了手下的兩個御史,一個心腹,魯王丟了對京府衙門的掌控權(quán)之后,兩人的屬官和幕僚都在背地里勸自己的主子暫時停戰(zhàn),不然兩虎相爭,最后也只是兩敗俱傷。
可是想停戰(zhàn)哪有那么容易,這就好比兩個力氣差不多的人掰手腕,不管哪一方先撤力,都有可能被對方一舉扳倒再無還手之力。
正當此時,誠王對葉府四小姐有意的流傳遍京城,一方面,這流好像是個停戰(zhàn)信號,另一方面,這流也讓兩位王爺不爽。
明明是他們?yōu)榱巳~清嵐出手整治了王家和莫家,甚至因此都付出了不少代價,本來,這也算是他們對葉清嵐的初步暗示,因此他們并不怕被人知道,更希望能讓葉清嵐知道。
可如今流一起,這一切都歸功到誠王身上。
本來之前就有傳說葉府四小姐癡戀誠王,如今又傳出誠王為她出手對付了王、莫兩家,這豈不是說他們這段時間都是為別人做了嫁衣
萬一葉清嵐信以為真,她又有自擇婚配之權(quán),這豈不是讓誠王撿了個大便宜
實際上,自從鎮(zhèn)遠侯府花會之后,肅王和魯王認清了誠王并非像表現(xiàn)的那樣對皇位無心,不然也不會背地里對葉府和葉清嵐示好,兩人已經(jīng)有意無意打壓誠王。
這次的事更是讓兩人暴怒,沒想到他們鷸蚌相爭,差點讓誠王當了那個漁翁!
于是兩人十分默契的同時轉(zhuǎn)移了炮火,可惜誠王本身就勢單力孤,一時間竟然讓他們無從下手??偛荒苤苯託⒘怂?這種事,想也知道誰要敢做,弘光帝都不會饒了他們。
正當這時,江淮水患的急報遞送進京。
據(jù)說江淮兩岸雨水連綿半個月之久,前日一場大雨后,更是導致堤壩沖毀,兩岸受災嚴重,死傷不可估計。
此消息一出,朝野震動,弘光帝更是震怒!
堤壩沖毀!京城暴雨的時候,王成道剛跟朕要了三十萬兩銀子加固堤壩,江淮河工年年要錢,堤壩年年加固,給朕問問王成道,他把朕的銀子扔去哪兒了!扔水里了!那么多銀子!扔水里都還能聽到個響聲!他就是這樣加固堤壩的!
江淮布政使王成道是治平六年的探花出身,算是弘光帝親手提拔起來的,一路從七品小官坐到如今主理一方的一品大員,一向沒出過什么的大的紕漏,沒想到這一出事,就捅出了這么大婁子。
皇上,皇上息怒,當務(wù)之急是要挑選合適的人選趕快趕到江淮賑災,以免百姓暴亂啊!
還要防范疾病發(fā)展成瘟疫傳播??!大災之后必有大疫,這才是更讓人憂心的事。
愛卿們擔憂得都對,當務(wù)之急確是要盡快派人賑災,順便,給朕看看王成道年年跟朕要錢去修的那條堤壩,是否真是如此不堪一擊!
此一出,朝堂上瞬間鴉雀無聲!
要是以往,這種賑災的事朝臣能搶破腦袋,畢竟賑災油水大,這事兒大家都知道。
但涉及到江淮兩岸,卻沒有人敢開這個口。
姑且不說此時江淮水患未平,此去賑災會有很大的危險。
就說這次堤壩被沖毀,這里頭恐怕還夾著江淮貪腐的事。江淮貪腐成風,這件事朝野當中幾乎人人心知肚明,只是這里面牽扯著大皇子肅王和三皇子魯王。江淮兩岸官員,幾乎都是這兩位門下之人,平日里大部分心思都在勾心斗角和如何貪更多的銀子上。-->>
就連江淮布政使王成道,表面上對皇帝忠心耿耿,可實際上早就不知道暗地里站到了哪位王爺身邊。
大家都知道,江淮是個馬蜂窩,別說從這里面撈油水了,一個弄不好,蟄個滿頭包都是好的,搞不好有可能丟了性命。畢竟水患未平,大水沖走幾個人不是很正常的事嘛!
無論是魯王的人還是肅王的人,這個時候去江淮都是給對手機會除掉啊,明知道是肉包子打狗,誰還愿意去做這個肉包子。
一時間滿朝文武安靜如雞,生怕被弘光帝委以重任。
弘光帝高坐在龍椅上,瞇眼看著一個個縮起脖子像鵪鶉似的朝臣,禁不住怒從心頭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