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院子里向陽的地方擺了兩個木盆和一個木桶。
里面都盛滿了水,好像在利用太陽把水曬熱。
黎錦把背簍放在書房里,如今多了書房,他一般都是直接先回書房,整理好書本和筆墨紙硯,再寫出今晚需要學和練的計劃,提醒自己就算很累了也必須勤奮、不能放松。
業(yè)精于勤荒于嬉,說的也就是這個道理。
畢竟他是穿越人士,此前原主的基礎又差,他腦海里可以熟練運用切換的東西除了這里的官話和方外,已經什么都不剩了。
明年二月就得參加縣試,黎錦想,自己比起那些從小就學習的人,已經算起步很晚了。
所以他更是時時刻刻不敢懈怠,他自覺自己天賦也沒有強大到驚人的地步,如此一來,只有自制力和恒心,才是他勝過同齡人最大的金手指。
比如黎錦下定決心練字,他每天就會至少認真的練習五到十張大字,毛邊紙雙面練習。
就算那天挑水種地,肩膀和胳膊已經酸痛不已,他依然堅持著。
如今,黎錦覺得自己的字已經小有成效。
但還達不到讓他滿意的地步,所以,每天的練習依然不能停下來。
縣試規(guī)定答卷必須用楷體,但時下流行的顏體和柳體卻沒有做過多要求。
黎錦如今抄書用的就是柳體,他覺得等到真正考試的時候,自己的柳體應該已經寫得不錯了。
黎錦今日一共列了三條計劃。
第一,溫習《禮記(中)》,默背流暢即可。
第二,謄抄《禮記(下)》,約莫一個半時辰。
第三,習字筆畫‘撇’。
當然,所有的讀書計劃開始之前,黎錦得先吃完晚飯,再去給菜地澆了水。
黎錦擱下筆,出了書房,正巧少年從后院走出來,看樣子準備把院子里的水端回臥室。
黎錦上前接過水盆,隨口問道:“曬這些水做什么?”
少年跟在他身后,十分誠實的回答:“洗澡?!?
黎錦腳步一頓,差點要當場表演平地摔。
少年解釋道:“今日村里的穩(wěn)公路過家門口,問了我一些身體恢復情況的問題,然后我請教他我最近是否可以洗澡,穩(wěn)公說可以了?!?
黎錦想,少年生完孩子后也沒有惡露,按理說可以沖澡。之前他擔心哥兒身子虛,這才沒叫他洗澡。
如今已經過去接近一個月,既然穩(wěn)公都這么說了,少年自己也想洗,他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但黎錦卻端著水盆,腳步方向一轉,朝屋外走去。
少年跟在他身后,見他如此動作,也沒有絲毫不忿的神色。對他真是無條件的信任。
只見黎錦把水盆放下,拎起水桶,朝廚房走去。
接下來,生火,看樣子要重新燒水。
少年這才開了口:“阿錦,只是洗澡的水,不用浪費木材了?!?
黎錦說:“你身子虛,水燒開了以后晾涼再洗澡,我才放心?!?
這時代已經有殺菌消毒的說法了,只不過只有在給剛出生的小孩子洗澡,才會燒開水再晾的溫一點,給大人洗澡就沒這么金貴。
少年唇角抿出兩個乖巧可愛的酒窩,黎錦最后一句‘我才放心’,讓他今日開心到極致。
他也好想做出事情來回報阿錦,但苦思冥想下,居然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
一瞬間,少年神情就變得有些氣餒。
黎錦轉過頭,正好看到他眼神中的郁悶,只覺得這人怎么無論做什么動作,都如此的乖巧。
他沒忍住在少年鼻子上刮了一下。
“你在這里看著鍋里的水,燒開后用瓢盛進盆子里。我先去給菜地澆水,等我回來,水溫不燙的時候,再去洗澡?!?
黎錦叮囑一遍,看著少年乖巧的點頭,自己這才放心去澆水。
等到他回來,發(fā)現(xiàn)少年在燒水的空擋,已經搟了面,在另一個鍋里準備煮面吃了。
不得不說,少年做家常飯的功夫實在一流,就算是帶著糠皮的面粉,他也能把面揉的十分筋道。
昨日做的豬蹄湯還被少年存在墻角的壇子里,把面撈出來,豬蹄湯用鍋熱一遍澆上去,再撒一點蔥花和鹽巴,簡直無比美味。
黎錦墨背了《禮記(中)》,少年也把晚飯做好了。
兩人吃了飯,大鍋里之前燒開水的水溫也差不多可以洗澡用。
少年把水用盆子裝了,黎錦和他一起端進屋去。
黎錦站在原地思考了一下,也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什么幫得上忙的。
于是他說:“我就在院子里,你有要幫忙的地方,直接喊我就是?!?
少年應了聲,黎錦自覺地出門。
他先在院子里站了一會兒,直到屋里有水聲響起,自己也去打了水洗把臉。
然后靜了靜心,去書房抄書。
黎錦這邊落筆,才抄完一段,突然聽到少年在屋里喊自己。
“阿錦、阿錦?!?
黎錦急忙擱下筆,走到屋子門口,聲音透進去:“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少年聲音有些小,說:“你能不能先進來?!?
黎錦:“好,等我凈手?!?
他剛在寫字,手上難免會沾到墨水。
黎錦進去的時候,少年背對著他,沒穿衣服,站在之前放案幾的地方。
地上有一個木盆,里面還有塊布巾。
少年說:“能不能,幫我擦擦背?!?
黎錦沒說話,但他已經蹲下,把布巾擰的半干,去給少年擦背。
屋里燭火昏黃,少年的背卻很白。而且他人瘦,后背的兩片蝴蝶骨顯地脆弱又精致。
少年就算性子再怎么爽朗,此刻背對著黎錦,也是十分面紅耳赤。
他原本沒想著叫黎錦給自己擦背的。
但洗著洗著就想起阿爹之前跟他講的話,阿爹在知道自己時日無多后,十分擔心他以后的婚事,給他講了不少話,也不管那時候他聽不聽得懂。
畢竟在這個時代,哥兒的后半生幸福與否,全看自己的丈夫和孩子。
一個人自立自強太難了,還會面臨世俗的指指點點,沒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是絕對做不到這一步。
阿爹當時說過,就算丈夫寵他,也切不可恃寵而驕。
后來阿爹問他:“你知道恃寵而驕的度在哪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