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爺爺好!我是大河爺爺?shù)膶O子。”
“我是大牛家的二郎。”
“我是……”
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說,村長讓媳婦兒從屋里拿出用蔥花炒好的小饅頭塊,給孩子們分了。
“去玩吧?!?
“謝謝村長爺爺!”
有這個功夫,李柱子的牛車也趕到了黎錦家門口。
秦慕文有小安、李柱子的媳婦兒幫忙,做了涼拌野菜,還蒸了許多包子。
黎錦上前一步,揉揉他的腦袋,說:“辛苦了?!?
小安臉紅的背過身子去,卻又在轉(zhuǎn)過去后,心想,黎錦跟阿文也沒做什么逾矩的動作??!
人家兩口子說句‘幸苦了’,他為什么就要轉(zhuǎn)過來?
現(xiàn)在再轉(zhuǎn)過去看還來得及嗎?
黎錦這里擺好酒,給小孩子每人一個南瓜包子,說:“去村子喊人?!?
“收到!”一群孩子烏泱泱的跑了。
有個大點的,看著酒壇和碗,說:“阿錦叔,能給我喝一口嗎?”
黎錦笑道:“一會兒你爹來,讓他分你半碗?!?
在黎錦的記憶里,村里男孩子七八歲一般就開始喝酒了,但他為了安全,他還是讓家長陪在孩子身邊。
聽到孩子們在村子里吆喝,村長從石墩上起來,把煙掛在腰間。
“咱去黎錦家喝滿月酒嘍。”
有村長起這個頭,黎錦家一會兒就圍了不少人。
大部分人來都是討個喜氣,喝碗酒,再說兩句祝賀的話。
甭管以前跟原主有沒有梁子,以后再見大家都是一個村子的鄉(xiāng)親。
而最近跟黎錦家來往比較多的,比如李大牛就送了兩只母雞過來。
“你家想吃蛋總是出去買,虧。給你帶倆母雞,就在柿子樹下給他們放點麥稈,他們就會過去下蛋,每天早上記得收蛋就行?!?
李大河,也就是上次給黎錦做案幾的老人也來了,他是村子的木匠,給孩子做了個小撥浪鼓,上面也雕著驅(qū)邪避災(zāi)的圖案,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黎錦趕緊把人迎進(jìn)來,說:“大河叔,咱喝黃酒還是桂花酒?”
李大河想喝黃酒,但考慮到自己年紀(jì)大了,只說:“來兩碗桂花酒……”
他話音還沒落,黎錦已經(jīng)把桂花酒端過來了。一看就只打算給自己喝桂花酒。
李大河說:“你這個后生,機靈,現(xiàn)在倒是有幾分你小時候的機靈勁兒了?!?
村長最先喝完酒,拿了黎錦寫好的包子的姓名和生辰八字。
讓自己媳婦兒留下給孩子剪一縷胎發(fā),就沒再湊熱鬧了。
但有他帶頭,整個村子不管是姓李的,還是其他姓氏的人,都來說了兩句道喜的話。
看完村長媳婦兒剪去孩子一縷胎發(fā),村子里人也慢慢的散了。
剩下還有來晚的,陸陸續(xù)續(xù)進(jìn)門來喝碗酒,再祝賀孩子兩句。
陳西然、周貴和李柱子在黎錦旁邊,一直笑臉相迎。
村里人大部分不認(rèn)識陳西然,但看著他身上都是綢緞的衣服,猜也猜到是黎錦讀書的同窗。
這下他們對黎錦的態(tài)度更是大為改觀。
如果說以前他們最多就是覺得黎錦浪子回頭了、懂事了、知道顧家了,這些評價對一個還未弱冠的男人來說,已經(jīng)足夠優(yōu)秀。
但現(xiàn)在看到村長都專門來給黎錦撐門面,甚至這邊還有個富貴人家的大少爺幫著黎錦招呼鄉(xiāng)親,村里人看黎錦的眼神都不一樣了。
看樣子黎錦以后肯定要飛黃騰達(dá)啊。
對了,黎錦剛出生那會兒,不是有算命瞎子來說,黎錦天生富貴命、文曲星下凡么?
到底是不是文曲星,村子里人不清楚,但現(xiàn)在看來,黎錦好像還真的是富貴命。
——沒看到他夫郎才生產(chǎn)一個月,家里就多了一間書房么?而且黎錦還天天給夫郎燉肉吃,真的富貴啊。
聽說黎錦最近還在杏林堂坐診,旁邊那個面嫩的,就是杏林堂的學(xué)徒,以后也是杏林堂大夫呢。
等到熱鬧勁兒過了,陳西然跟著黎錦去書房,說:“快來讓我看看孩子的名字?!?
黎錦這會兒也不再推脫,直接拿出自己寫好的名字。
他這也是第一回取名字,翻了不少書,甚至還專門借閱了書肆的辭海。
但卻總對自己沒有自信,最后還是跟少年商量后,定了一個單字,叫若。
“黎若。”
作者有話要說:說實話,我取名取了兩個小時……
吶,今天也只有一更qwq
如果二更,應(yīng)該在晚上十點,我盡力qwq,愛你們~~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