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黎錦帶著秦慕文買了吹糖人、羽毛面具和一個木頭雕成的小兔子。
其實(shí)攤主本來不打算賣這只兔子木雕的,但他認(rèn)識黎錦。
上旬下了場大雨,他家幺兒穿的少,就發(fā)熱了。多虧了黎大夫妙手回春,才救回幺兒一條命。
攤主本來就打算去杏林堂謝過黎大夫的,這回趕得巧,他直接把這木雕送給了黎錦。
“反正也不是什么值錢小玩意兒,黎大夫您莫要推辭。”
黎錦沒法,只能收下。
他上輩子當(dāng)醫(yī)生習(xí)慣了不收病人任何謝禮,但古代卻不一樣,醫(yī)好小病當(dāng)然不用上門答謝,可若是救了家里的老人或者小孩,那這家人必定得鄭重地前來道謝。
這是一項(xiàng)不成文地規(guī)矩,上次黎錦一副湯藥給宋掌柜媳婦兒順利接生,也收到了謝禮。
主街的街道不長,黎錦很快就帶著秦慕文走到了盡頭,看到波光粼粼的小河。
河邊比主街還要喧鬧不少,賣花燈、零嘴的商販不住吆喝,甚至還有玩雜耍的人表演噴火。
好不熱鬧。
黎錦甚至還看到河對岸用竹竿架起一座高臺,上面掛著彩繪燈籠,人群都朝那邊涌去。
黎錦捕捉到周圍人的議論,說飄香苑的姑娘們會在那里跳舞呢。
他略微一皺眉,雖說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與那頭牌已經(jīng)斷的干干凈凈。
但之前兩年留給少年太多傷害了,他并不想重新揭開傷疤。
黎錦見少年還瞅著那玩雜耍的小孩,沒聽到這些。
故此,帶著少年避開人群,朝河邊人少點(diǎn)的地方走去。
秦慕文只聽說廟會上有花燈和零嘴,哪能想到竟會如此熱鬧?
這還僅僅只是一個小鎮(zhèn),要是真放到京城,那得多繁華啊。
秦慕文很乖巧,雖然還想繼續(xù)看雜耍,但黎錦拉著他遠(yuǎn)走,他也順從的跟著。
反正有阿錦在身邊,他覺得怎么樣都好。
黎錦帶著他走到了人少的地方。
也不急著買花燈,總歸這一路上都是賣花燈的,他得先找到能放河邊能花燈的地方。
正巧河邊一塊平整的大石頭邊就有一個地攤賣花燈,瞧著樣式挺多,也喜慶。
黎錦讓秦慕文挑一個自己喜歡的燈。少年滿心歡喜,可看著這些燈都好看,挑得眼花繚亂。
不過,他也知道既然阿錦讓自己拿主意,那么這種小事就不能麻煩阿錦。
最后,他握著手里的兔子木雕,同樣選了一只上面畫著玉兔的河燈。
攤主不是沒見過新婚夫妻前來一起放河燈,但夫夫就很少見了。
眼前這眉梢點(diǎn)痣的哥兒笑得純善,他旁邊站著的少年氣質(zhì)清貴,雖然沒笑,視線卻也一直落在哥兒身上。
攤主注意到這人穿著長袍,一看就是個讀書人。
攤主說:“咱們這還能猜燈謎,猜中三個送花燈,全都猜出來,還有大獎呢!”
秦慕文看向黎錦,雙眸亮晶晶的、滿含期待。
黎錦無奈搖頭,他雖然背書在行,但卻在對對子、猜謎、作詩這些古代讀書人消遣方面是門外漢。
雖說這些是古代文人最基礎(chǔ)的素養(yǎng),十幾歲都蒙童都會吟詩作對猜燈謎,可那也得從小耳濡目染熏陶啊。
黎錦就是一個徹底的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生,高中也學(xué)的是理科,完全沒有被熏陶過。
可看著少年期盼的眼神,黎錦不想給他潑冷水。
不就是猜燈謎么,他好歹背了這么久的書,只要是書中典故,他都能知曉。
黎錦想,就算不能全猜出來,但猜對三個給少年賺一個花燈回來大概還是可以的。
就在黎錦準(zhǔn)備猜燈謎的時候,前來買花燈的一個人問道:“這燈謎可是你出的?”
攤主笑著擺手:“這倒不是,咱們這河道的花燈都是一個掌柜在管,燈謎也是他們出的。這條河道一共有三個點(diǎn)可以猜燈謎,我這里只是其中之一。
剛剛我這里還圍著不少人,但河對岸那邊的臺子要搭起來了,他們都跑過去了?!?
那人又問:“那如果我在其他兩處看了燈謎,又來你這里猜,豈不很快就能猜全對?”
攤主答道:“非也,我們?nèi)幍臒糁i各不一樣,客人如果能猜全對任何一個點(diǎn)的燈謎,都可以拿那大獎?!?
那人讓攤主先拿出一個燈謎來瞧瞧,攤主一指自己頭頂一排共十五個花燈。
“燈謎寫在燈身上,客人猜中哪個,直接寫下來就是?!?
興許是知道鎮(zhèn)子上讀書人不多,就算有人看到燈謎,回去請教了能人,估計也不能一口氣答完所有燈謎。
所以攤主都懶得掩蓋,直接把燈謎明晃晃的掛了一排。
說著,他又指了指攤子最前面的毛邊紙和筆墨。
“客人盡管自便,如果不想猜燈謎,您也可以給自己買的花燈題字?!?
黎錦本以為問話的人會拿起紙筆寫一通,沒想到這人問完后,挑了個荷花花燈,直接付錢走人。
“我瞧著你這里燈謎太難,去其他地方猜?!?
攤主笑了笑:“您請自便?!?
隨即他轉(zhuǎn)向了黎錦,“您可要試一試?”
黎錦說:“獻(xiàn)丑了?!?
他看向第一個燈籠,上面只寫了四個字‘是耶非耶’。
難怪剛剛那人說燈謎難了。
黎錦面色一如往常,他想,這四個字既無出處又無頭緒,自然得往巧妙的方向去思考。
——是耶非耶,諧音‘爺非爺’。
黎錦想起自己背誦的《論語》中有一句‘齊景公問于孔子……’,于是他執(zhí)筆湛墨,在粗糙的毛邊紙上落下三個字。
父不父。
攤主本來老神在在的端著手,他并不覺得鎮(zhèn)子上有人能答出來這些謎題,畢竟那最后的大獎……豐厚著呢。
可黎錦第一道謎題的解答速度也太快了點(diǎn)吧。
關(guān)鍵是,他答對了。
攤主不動聲色,收了黎錦第一張紙,然后說:“您可還要繼續(xù)猜謎?”
黎錦說:“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