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黎錦神清氣爽的去了書院。
他此前跟萬教諭說過,那筆四成的凈利潤潤筆費也有他的一份,所以,這三百兩中,至少得勻出六十兩給萬教諭。
但直接當面給錢又不符合讀書人的習慣,黎錦則跟萬教諭商議了日期,打算改日登門拜訪。
這么一來,其實拿到手上的只有二百四十兩。黎錦沒有坐吃山空的習慣,他打算拿出二百兩去做生意。
無論是買些田地、雇人來耕,或者在內(nèi)城買些地段偏遠但勝在安靜的空地建房子,都是不錯的打算。
不過,如果黎錦真的打算直接做生意,那他就得親自走訪去了解行情。
什么事兒都得一步步來,一口吃不了大胖子。
《農(nóng)桑算經(jīng)》編纂完成后,知府大人也再給黎錦布置更多任務。
但經(jīng)此一役,黎錦自己倒是對‘改編算經(jīng)書’有了不少興趣。
之前在考縣試的時候,他就想過要獨立編撰入門算學書。
畢竟對那些年幼的蒙童來說,《九章算術》還是太過深奧了些。
黎錦登門拜訪萬教諭的時候,把自己的想法說了一下,畢竟若是他真的打算這么做,以后指不定還得麻煩萬教諭幫忙校對。
萬云在家里面色倒是溫和不少,不像在書院里那樣,一直都板著臉。
興許是黎錦與他身世相近,年歲也相差不太多,他對黎錦也生出不少惺惺相惜的感覺。
聽到黎錦說《九章算術》深奧,萬云笑道:“你可是辛丑年參加的縣試和府試?”
黎錦道:“正是?!?
“那你可還記得知府大人當時主持編纂了一本《算術·詳解》,那就是咱們算經(jīng)部其他三位教諭共同完成的?!?
黎錦聽聞后頓時心生佩服,當時他看的書還少,手里的算經(jīng)書也就只有兩本。
縣試前也是埋頭苦學,才對照著這本《詳解》,吃透了《九章算術》。
黎錦笑著把自己當時學習的場景說了出來,“真是多虧了這本書?!?
萬教諭又道:“但我聽聞你的意思,不是繼續(xù)給算經(jīng)做注解,而是自己獨立編纂算學的啟蒙書籍?”
黎錦答道:“學生是有這個打算。”說著他掏出一個縫了無六頁紙的薄冊子,呈給萬教諭,“這是學生列出來的綱目,還請教諭指點?!?
黎錦第一個列出的就是乘法表,這個早就有了《九九乘法歌訣》,但卻是從高到低排列,也就是說,蒙童背這些口訣,第一句開口就是‘九九八十一’。
黎錦有打算把其反過來,從‘一一得一’開始,但他也不知道這方法到底可行與否。
畢竟這關乎蒙童的數(shù)學啟蒙。
萬教諭看了后,起初神色淡然,畢竟他也見過不少有黎錦這種想法的同僚,但編出來的書籍都大同小異,沒有什么可取價值。
突然間,他的眉頭擰起來,面帶思索。
黎錦則一直坐在原地品茶,靜靜等待萬教諭給自己答復。
薄薄的一本小冊子,萬教諭看了足足一個時辰。
看完后,他眸中只余贊嘆和欣賞,說:“異想天開!但又無比絕妙!”
黎錦松了一口氣,他還以為自己這種大膽的想法,會被萬教諭直接批判一頓。
但萬云卻話鋒一轉(zhuǎn),“黎錦啊黎錦,你這想法也太大膽了,明日我為你引薦山長,這件事我做不了主?!?
黎錦的心又懸在了嗓子眼兒,他覺得自己還是操之過急了。
若是在他有點名望的時候,推出這算經(jīng)啟蒙就好了。
但他也不后悔自己的這個決定,穩(wěn)妥固然是重要的,他這個身體如今還未及弱冠,年輕就得有年輕人的沖勁兒。
有什么想法就得大膽的提出來,要不然一直思前想后、畏手畏腳,老了后才發(fā)現(xiàn)少年時居然無一件‘年少輕狂之事’可以值得懷念。
山長看了黎錦的綱目,沉吟半晌,只給了他一句話:“你盡管做就是了?!?
黎錦如今院試在及,若是山長覺得這個想法不好,那就不會讓黎錦放手做了。
但就算是山長,也沒有當場給黎錦任何保證。
可有他這句話就足夠了。
百年后,有人從工部尚書萬云的晚年回憶錄中看到《蒙學算經(jīng)》的由來,翻成大白話就是‘山長對他說你盡管做,他就按照自己的想法,獨立編撰出一本簡潔易懂的蒙學算經(jīng)。那時,他還僅僅是個剛出村子不久的童生,未及弱冠?!?
編書和去田間地頭實訪問都得親力親為,黎錦一個人分身乏術,他也就暫且擱下了在府城買地的念頭。
把這些錢放在家里先存?zhèn)€個把月,等考完院試,有了功名在身后,買了地還能免租。
在黎錦去寧興書院之前,每次月末考核的第一名都是‘風水輪流轉(zhuǎn),今月輪我當’。
但黎錦來了后,第一個月大家瞧著這第一名黎錦,感覺這名字挺陌生,人群中有人問這人是誰,只有寥寥數(shù)人回答‘是今年的府試案首,跟我同年考的’。
第二個月瞧著黎錦的名字占據(jù)首位,大家都說‘這人運氣太好了,策論截詞那么厲害,他肯定考前剛好背過這一段’。
第三個月,眾人沉默了,之后都打起精神看第二名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