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鳴宴是巡撫大人慶賀考生們中舉準備的宴會,黎錦作為鄉(xiāng)試解元,定然是要參加的。
而且他還得早到,去拜見此次秋闈的主考官和副考官。
按照規(guī)矩,黎錦是他們欽點的解元,也就算他們半個門生,自然得禮數(shù)周到的答謝。
黎錦前去貢院所在府城的時候,送捷報的官差也送寧興府動身,趕往鴻雁村。
黎錦先拜見了主考官,不過主考官大約不想收徒,只讓黎錦把禮擱下就走了。
這也正合了黎錦的心意,雖說主考官是?;逝?但他的老師卻是堅定的站在太子那邊,主考官自己也不知道該如何做抉擇,為了不連累其他門生,索性就閉門不出。
當天下午,其他兩個副考官見了黎錦,不過他們暫時沒有收門生的權(quán)利,再加上他們也頗為欣賞黎錦寫的文章和時策,對他態(tài)度倒是頗為和善。
之后,隔天就是鹿鳴宴,黎錦才在此宴會上見到主考官。
他名叫向柏軒,年過不惑,下巴上蓄著胡須,氣質(zhì)儒雅,十分有文人風(fēng)范。
席間的新科舉人們看著他,一個個倒是很想上前拜見,但都被他身后的官差攔住了。
“大人身體不適,暫時不接敬酒?!?
話是這么說,但黎錦一行人還是上前說了些感謝的話,自己喝完酒,這才退下。
巡撫對向大人說:“那個黎錦倒是字如其人,很是規(guī)矩?!?
向柏軒小聲與巡撫交談:“嗯,有眼色,懂進退,前途不可限量。”
“你對他評價這么高,還不把他收在門下?”
“你難道就沒發(fā)現(xiàn)他壓根不想拜師么?”
巡撫:“……”
眾新科舉人們敬完酒,大家就是開始吟詩作賦。黎錦作為解元,第一個上前作詩。
他一改自己樸素的風(fēng)格,在喜慶的日子里,詩也做的花團錦簇,堆砌了不少辭藻。
好在黎錦如今讀的書多,涉獵廣,這首詩也贏了滿堂彩。
之后,又有人說解元字寫得好,黎錦便主動請纓來記錄宴會上的詩詞。
他起身,走到所有考官對面的長案處,提筆書寫。
在場的都是讀書人,每人都至少捏筆十幾年了,但看到黎錦的動作,還是忍不住叫聲‘好’!
這倒不是說黎錦的起手式有多么獨到,只是配著他的相貌和身姿,就顯得十分賞心悅目。
但也不能一直讓黎錦來記錄。他寫了一會兒,亞元就主動過來替換了他。
席間,黎錦還是被灌了不少酒,幸好他提前喝了解酒湯,還吃了些饅頭墊肚子,要不然這會兒恐怕直接就得被放倒。
不過,就算這樣,宴會結(jié)束后,黎錦眼前的人影都是重的。
他摸索到了自己房間,靈臺還有一線清明,鎖上門后才倒頭就睡。
雖說房間里沒什么值錢東西,但他也擔心有姑娘或者哥兒自薦枕席,等到醒來后兩人在一張床上,那可就跳進黃河也洗不清。
這倒不是黎錦自戀,主要是之前真的有過先例。
萬云知道黎錦與他家夫郎感情好,專程提醒過他晚上睡覺前要鎖好房門,最好用桌子擋著門。
黎錦喝酒喝的手腳沒勁兒,能鎖門還是依靠最后僅存的神智。
托了鎖門的福,黎錦第二日醒來一切安穩(wěn)。倒是他隔壁兩位舉人懷里多了美嬌娘。
看著他們紅光滿面的樣子,黎錦只是微微頷首打了招呼。
按理說,這種‘趁人醉酒’的做法當然是被禁止的,但也架不住大家偷偷摸摸的勾搭。最后你情我愿之下,沒人告發(fā),那就不算大事。
但若是有人跟黎錦一樣,并不想要娶妻納妾,這就會鬧得很是尷尬。
鹿鳴宴之后,黎錦回到寧興府。
秦慕文已經(jīng)收拾好了行囊,帶著兩個孩子和小茶一起回村。
中了舉到底不一樣,再加上他還是解元,回村祭祖是必須的。
要不然等到明年去京城參加會試,以后路上一個來回就要消耗至少一個月,想再回來就很難了。
此次回村,走的還是水路。期間小包子把他對水的好奇與害怕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他喜歡站在船頭不遠不近的地方,認真的瞧著這船是怎么劃開波浪,緩緩前行的。
但小包子心里怕,就一直拉著爹爹手,小爪子用了十分力氣。
小茶不明白其中緣故,在一旁夸小包子勇敢。
小包子臉色微紅,只有抓著爹爹的手暴露了他心虛的事實。
天公作美,只用了整整一個白日的時間,船只就漂到了鎮(zhèn)子口。
可一家人上岸的時候天色已晚,走夜路回村太危險。黎錦一家人選擇住在客棧里,但因為鎮(zhèn)子上的客棧房間小、床也小,黎錦和秦慕文再帶著倆孩子擠不下一張床。
黎錦就訂了三間房,自己照顧小山豹,秦慕文抱著小包子睡,而小茶一個人睡。
翌日清晨,黎錦雇了輛牛車,一家人踏上回村的道路。
回去后,李大牛、李柱子的媳婦都自發(fā)來幫秦慕文和小茶收拾家里,很快就把積灰都擦干凈。
午時過后,前來登門拜訪的人就變多了,小安也帶著孩子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