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珠點點頭:“那木料和瓦片呢?”
“瓦片是十幾里外一個窯廠,他們家專燒屋頂?shù)哪欠N青瓦片,只有兩口窯,不大,要是趕趕,倒是能供上咱們。還有一個窯廠,在鎮(zhèn)外邊,他們家燒那種紅瓦片,顏色鮮亮,價格也貴一文錢,只可惜那家如今都被預(yù)訂了,騰不出手來燒咱們家的。我就定了青瓦片的那家?!彼沃劐\說到這里,看看王永珠。
附近的人家,就蔣師傅經(jīng)手的,大都愛買紅瓦片,覺得好看,吉利,一眼看去,屋頂紅艷艷的,多顯眼啊!
宋重錦也擔(dān)心王永珠也喜歡紅色的,可自己卻定了青色,倒有幾分小心翼翼地。
王永珠一笑:“青瓦片就挺好,紅色的看著太招搖了?!?
宋重錦放下心來,又繼續(xù)道:“至于木料,咱們靠著大黑山,什么木頭沒有,我聽老叔說家里早就準備好了四哥和你成親要用的木頭。前些時候,說要起屋子,老叔也曾在山上尋摸過房梁,只是咱們家要得多,一時不湊手。外面鋪子的木料先不說好壞,主要是運進來麻煩。我就想著,不如咱們掏錢找村里人買,價格也便宜,讓他們得一點好處,說嘴的人也少些。”
聽這話的意思,宋重錦一回來就有人跟他說了這幾天村里的流了。
不過這也是好主意,如今七里墩誰家不囤著木料,暫時用不著的可以賣給王家,這是無本的生意,等賣了,明年開春還能再去砍。
王永珠想了想,找來王永貴,把這活計交給了他。
王永貴一聽,拍著胸脯保證,肯定給家里挑好木料買回來。
抽了個空,王永貴找蔣師傅問了下,家里要多少木頭,得了準信,又到自家存放木料的那里看了看,心里有了數(shù)。
回到村里就去工地上,跟人一說,頓時沸騰了。
誰家還沒幾根存著的木頭啊?平日里也是白放著,一時也用不上,這要是賣給了王家,不是白得一注錢財?
不少漢子當(dāng)時就喊自家有,可以便宜點賣。
性子急得當(dāng)場就喊價了,旁邊的人一聽也急了,紛紛壓價,反正這木頭只花個力氣,莊戶人家的力氣最不值錢了。
都怕王家要了別家的不要自家的,一時亂轟轟的。
王永貴真要把心思用到正道上,還真有辦法,他不慌不忙的先等大家喊得差不多了,對行情和大家的心理價位就有了個數(shù)。
又記下了家里有木頭,說要賣的人名,然后才開口,說家里需要做房梁的木頭,要求高,把蔣師傅說的標準才說出來,要多粗,多長的;做房梁的,最好是是松木和杉木,其他的木頭不行。
家里有這樣木頭的,明兒個一早自己扛到王家門口去,按根算錢,保管不會虧了大家。
大家伙一聽,心里都有了數(shù),想著晚上回去盤點一下自家的木頭,看有沒有符合標準的,至于價格,既然王家都說不會虧了大家,也就沒多少人擔(dān)心了。
第二天一大早,王家門外就排起了長隊,王永貴被直接從被窩里拖出來,冷風(fēng)一吹,整個人才清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