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能夠回答枯蟬的這個問題。
大夏第一軍在離開了大樊國之后天機閣便再也沒有傳回消息,而大夏海軍離開了利亞大陸之后,也就此渺無音訊。
“他離開的時候說此次遠征大致需要三五年,”
燕熙文放下了酒杯,望向了亭子外燈光下飄舞的雪花,“轉(zhuǎn)眼三年就過去了,估計他也快回來了?!?
說到傅小官這個話題多少有些傷感,雖然而今的大夏在三省的治理下一切都向好,可畢竟彈劾了皇上這件事是他們心中的一個憂慮。
大夏六年正月初八的那場大朝會正是因為出現(xiàn)了整個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對皇帝的彈劾而被載入了史冊。
這件事當初由大夏周報給宣揚了出去,一時之間整個大夏都沸騰了起來。
老百姓難以想象一個國家沒有了皇帝會變成什么模樣。
朝中上下的官員們也不知道沒有了皇帝往后的那些提議或者決策該如何去實施去執(zhí)行。
整個大夏似乎在那時候停頓了一下,但也僅僅只是短短的一兩個月。
一兩個月之后,老百姓發(fā)現(xiàn)沒有皇帝自己的生活并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農(nóng)人們依舊侍候著田地,商人們依舊坐著自己的生意。
官員們也發(fā)現(xiàn)朝中的政令依舊有條不紊的在傳達,各種政策依舊在按部就班的進行。
到了現(xiàn)在,人們似乎都已經(jīng)忘記了這偌大的帝國本當有一個皇帝存在。
而這件事樊天寧是知道的,在大樊國見過枯蟬之后,樊天寧也講起了這件事,故而枯蟬也是知道的。
此行和樊天寧來大夏,枯蟬也是想看看一個國家沒有皇帝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在他看來,那便是群龍無首的局面,本當亂。
可一路而來,一路所見,整個大夏依舊欣欣向榮,并沒有出現(xiàn)他所預想的混亂的局面。
于是枯蟬的腦子里就冒出了一個想法來。
他想學習一下大夏的這一法子,他想將這個法子應用到大樊國,他想回家,去刺勒川他曾經(jīng)所修建的那些寺院。
“而今再回想起來,他真的是一個了不起的人!”
枯蟬極為感慨,悠悠一嘆,又道:“他離開了大夏三年,可這一路而來聽聞到最多的依舊是大夏百姓對他的頌揚?!?
“他們說能夠過上現(xiàn)在這樣美好的日子多虧有了他,當然也多虧有了你們?!?
“那么在他回來之后……他會不會再登基為帝呢?畢竟、畢竟這江山是他開創(chuàng)的,畢竟有了他的帶領大夏能夠走得更遠也更穩(wěn)?!?
燕熙文沉吟片刻搖了搖頭,“按照我對他的了解,他這個人啊,其實骨子里并不是一個勤快的人。”
“當年還在臨江瑤縣的時候,他就說他的志向不在這廟堂之上?!?
“他所想的是那種閑散的生活,所以這一次遠征在我看來他本就有兩個目的!”
“其一,當然是開拓那有利于大夏的海陸絲綢之路。其二嘛……他就是要借著這個機會看看新皇怎樣,當然也是看看我們這些大臣怎樣。”
“如果這一切都能如他所想的那般,我想當他再次回國之時,便是他真正歸隱江湖之日?!?
枯蟬思索了片刻,對于開拓那海陸絲綢之路的結(jié)果誰也無法判斷,但大夏的那位新皇顯然是失敗的。
那可是他的兒子!
他若是回來知道他的兒子被燕熙文等人彈劾,而今依舊被圈禁在宮里……他會不會為此而惱怒,然后怪罪于燕熙文等人呢?
或許是看出了枯蟬臉上的疑惑,燕熙文淡然一笑,“那是他賦予我們的權(quán)力,現(xiàn)在再回想過往,他在設立三省議政內(nèi)閣審核這一權(quán)力結(jié)構(gòu)的時候恐怕就已經(jīng)想到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