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子衿抿嘴笑,“能得道長贊一句,可見我這藤蘿餅做的還成。”
朝云道長留何子衿在道觀用午飯,還道,“小徒弟去河里撈河蝦了,一會兒你帶一簍走,正對時令?!?
何子衿笑,“河蝦擱韭菜油爆就好吃,便是直接放鹽水煮,也別有滋味。”
兩人說了一回美食,何子衿才說起這次來的目的,主要是,她想跟朝云道長打聽一下書院的事兒。碧水縣的書院快建好了,就建在了芙蓉山上。
而且,地皮沒用錢,朝云觀送的。
……
好吧,這年頭兒,宗教場所的財力就是這般牛叉!
甭以為道觀就是清苦之地了,其實,稍有名頭兒的道觀啥的,都不差錢。譬如朝云觀,半個芙蓉山是他家的。當然,與朝云觀名聲相仿的芙蓉寺在產(chǎn)業(yè)上也絲毫不比朝云觀差,芙蓉寺周圍上千畝的肥田便是寺里產(chǎn)業(yè)。
而且,除了山頭田畝收入,這兩家還有香火法事之類的收成,委實富戶。
所以,縣里看好了建書院的地方,還得跟地主朝云觀買地,朝云道長神仙中人,大袖一揮,送你吧。不得不說,朝云道長為碧水縣的文化事業(y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這次來,何子衿就是跟朝云道長打聽書院外頭要不要建房子的事,朝云道長還是很有商業(yè)頭腦的,道,“先試著建一些鋪面兒,就是不知好賴了?!?
何子衿道,“芙蓉寺外也有許多鋪子,書院雖是建在山上,好在只是山腰,并不算高。要是您建了鋪面兒,能不能給我留兩間?”
朝云道長笑,“我與你舅舅相熟,難為你個小女娃這一年到頭的時常孝敬我,到時建好了你只管過來。”由于早就羨慕芙蓉寺外那一排老禿驢們建的商鋪,每年收租的銀子就海了去,而且,老禿驢們宣傳有道,每年還固定有大型商業(yè)活動——廟會!再者,碧水縣每五天一次的大集市也是擺那兒附近。雖然朝云道長自詡道家法術(shù)不比他佛家法術(shù)差,但在財力上,朝云道長還是覺著有所不如的。這也沒法子,他這觀是建在山上,觀里產(chǎn)業(yè)也多在山上。不比芙蓉寺,雖與芙蓉山齊名,偏生是建在山腳下碧水潭畔,由于芙蓉寺的地理位置優(yōu)越,而且,芙蓉寺的禿驢們也擅于做商業(yè)開發(fā)。以至于財力之雄厚,竟至朝云道長都隱隱的有些眼紅。等待多年,朝云道長終于等到了千載良機,縣里要建書院啦!于是,朝云道長免費出地皮給縣里建書院,除了想搏個好名聲外,也是想攢一攢他朝云觀的人氣啦。當然,人氣來了,財氣自然到。如今鋪子還沒開始建就有人打聽鋪面兒啥的,朝云道長還是感覺很欣慰滴~
先把商鋪的事兒敲定了,中午與朝云道長吃了回山上野味兒,何子衿便帶著朝云道長送的一簍子河蝦一簍子小河魚告辭回家。
自然,素來會過日子的子衿姑娘少不了路上順道拔些鮮嫩的野菜啥的。
何子衿覺著,像她這樣上次山都會摘野菜回家的人,何老娘竟然認為她不會過日子,簡直太沒天理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