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內(nèi)一眾網(wǎng)友也紛紛留開。
“《千百度》?這個名字有什么含義嗎?”
“《千百度》這三個字有人聽說過嗎?這是什么意思?”
“從名字來看,這首歌可能不是那么好聽?!?
“樓上的,上次語神寫的《天外來物》也有人這樣說過?!?
“哈哈,我覺得這首歌應(yīng)該會不錯!”
臺下,白知溫看著蘇玄,臉上有著溫柔的笑容。
《千百度》這個名字她覺得很美。
就是歌詞不知寫的什么......
這時,蘇玄身后的大屏幕上顯現(xiàn)歌曲的信息。
——歌曲《千百度》
——演唱:蘇玄
——作詞:不語
——作曲:不語
......
開頭傳來馬頭琴彈奏的聲音!
其中也夾雜著一陣奇異的鳥鳴聲。
在后臺的唐老聽到這個動靜,不禁點了點頭。
這個前奏非常不錯。
只聽前奏的話,有些傷感。
但要仔細(xì)聽,也不完全如此。
很快,前奏過去,蘇玄開始了歌唱。
“關(guān)外野店,煙火絕,客怎眠
寒來袖間,誰為我,添兩件......”
開頭短短十字便將一幅塞外凄涼的景象呈現(xiàn)在聽者眼前。
蒼茫大漠之中,只一家旅店在那孤獨的開著,已稱得上是野店。
煙火已經(jīng)消失,黑夜來襲,塞外冰冷,“我”一個旅客怎么能輕易入睡?
唐老聽著,便是開頭幾句,便讓他入了迷。
因為他還沒有聽完全,所以對其中詞中“我”的感受不能完全理解。
“我”為什么當(dāng)了旅客?
自是因為追尋所喜歡之人而導(dǎo)致現(xiàn)在的天涯羈旅。
我這個旅居在這關(guān)外野店內(nèi),心中苦悶無比,又怎么入眠呢?
再后面的,誰為我添兩件,看似是疑問句,實則是反問句。
自然是無人。
詞中的“我”孤身一人在此,卻不知相思之人在何處。
還記得當(dāng)年那個“我”所喜愛之人笑著在身旁為“我”添衣。
而到如今,卻已不見那人。
“三四更雪,風(fēng)不減,吹襲一夜
只是可憐,瘦馬未得好歇......”
三四更正是深夜,而“我”卻知其風(fēng)不減,吹襲了一夜。
這也是就是說“我”一夜未眠。
在這茫茫黑夜與旅途之中,只有瘦馬陪著“我”,卻不得好歇。
唐老坐在輪椅上認(rèn)真聽著,不禁聽了入迷。
與唐老一樣聽入迷的,還有現(xiàn)場的評委萬輝。
他從小語文就好,那些古詩古文之類的也了解的比較多。
在聽到這首歌后,他不禁被震撼到!
這歌詞的意境,他能體會到!
“悵然入夢,夢幾月,醒幾年
往事凄艷,用情淺,兩手緣......”
我在惆悵之中入了那迷人的夢。
而那夢只有幾個月,卻用我?guī)啄甑臅r間來去尋找。
往事凄艷,既凄涼卻又艷麗。
凄涼說的是回憶往事再想到如今,不免傷感起來。
而艷麗則是指得這往事的美好。
而最終用“凄”來形容,也是指的這往事的結(jié)局并不美好,而若說不美好的原因,或許便是當(dāng)時用情太淺,兩人各落得一手不同的緣分吧。
“鷓鴣清怨,聽得見,飛不回堂前
舊楹聯(lián),紅褪墨殘,誰來揭......”
聽得見鷓鴣的清怨,卻是在夢中聽到。
其飛不回堂前也是說我和她回不到從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