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歌。
只三百字。
卻寫完了一生。
從少年之時,一個人沒有那么多顧慮,心中懷著夢想,迎著朝陽向前方奔跑。
可是這么一路走來,歷經了人間百態(tài)。
到了三四十歲,獨自一人喝著酒,想著曾經發(fā)生的事情,不禁感慨萬分。
而老了之后,再次回到故鄉(xiāng),慢慢地回到最初的,這,卻也是終點。
就這樣過完了一生,潦草地......過完了一生。
僅八杯酒,卻敬完一生,唱盡所有。
當喻向曉站起身的時候,現場觀眾還全都沉浸在歌曲中,眼中皆是呆愣、震驚的神色。
可惜,可惜這個世界的人未曾聽聞蘇格拉底。
也不知他曾說的一句話。
——當痛苦的人勝過當快樂的豬。
這句話與歌詞中的某些道理是相通的。
清醒的人為何最荒唐?因為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知道這個世道的某些不公,想要逃離,但這個社會,卻沒有讓他們逃離的地方,豈不荒唐?
所謂清醒的人,便是那痛苦的人。
因為他們洞悉了這世間,卻無法阻止這世間的一切,想要改變卻無力改變,何不痛苦?
所謂糊涂的人,便是蘇格拉底口中快樂的豬。
他們生來不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只管著活一天是一天,或者,玩一天是一天。也許他們不能參透人性,也許他們能參透人性,但卻只顧自己的玩樂,就這樣,稀里糊涂地活著。
蘇格拉底寧愿在清醒中荒唐痛苦,也不愿在醉酒之中麻木糊涂。
而這兩種活法,究竟哪個才更好呢?
不過...人生或許沒有那么多好不好。
每個人的人生皆是不同,喜好不同,所有的一切不同。
不可否認。
有人出生,便決定他這一生最差也是每個月可以揮霍幾十乃至上百萬的存在。
也有人一出生,便決定了,哪怕他拼盡一生,到老年時的存款,也到不了百萬。
這在世間很常見,但又無法避免。
我們不是見不到那些,從一貧如洗,然后起飛到百億富翁的存在。
可是,這些存在真的是太少太少了。
億分之一的幾率,無異于買彩票。
而那些看了些勵志故事,然后一時熱血上頭,認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改變人生而且真靠自己努力改變人生的,又有幾人?
再如,那些有堅持有能力卻沒有機遇的人,又有幾人?
不過這個世界好的地方或許是。
不管是人生的哪個階段都不能決定人生的一切。
失敗一次代表不了以后。
我們,在自己的世界里,熠熠生輝。
蔣麗和燕勝在聽完這首歌后,心中久久不能平靜。
蔣麗想說話,卻張開口愣了三秒鐘,沒能說出口。
她的腦海中是對歌詞的回憶,對自己人生的重現。
她究竟是清醒的人嗎?
她之前宣布不再作曲,也不是因為厭煩了哪種生活了嗎?
不過在此之后,她做著自己想做的,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或許,也不免為,一種人生的意義吧。
而燕勝也是心中有所思考。
對于這首歌,他無法語。
一種直擊心靈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