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八號。
《華國之音》城市賽即將開啟。
整個《華國之音》的綜藝都會以直播的形式進行展示,并且由評委和觀眾共同投票打分。
城市賽主要的賽區(qū)有五個,編號分為為一到五,京城那邊即是第一賽區(qū),中海那邊則為第二賽區(qū)。
《華國之音》城市賽一共有六十六個娛樂公司參賽。
除了第一賽區(qū)外,每個賽區(qū)都是十二個娛樂公司。
每個賽區(qū)的十二個娛樂公司都分為a、b兩組。
每組六個娛樂公司。
第一賽區(qū)也是如此,不過其分為a、b、c三組,一共十八個娛樂公司。
每組六個公司之中,都會選出一位擂主來坐鎮(zhèn),挑戰(zhàn)其他娛樂公司。
也就是說,每組中的擂主需要挑戰(zhàn)組內(nèi)的其他五個娛樂公司。
這并不像一般的擂臺賽那樣,輸一場,擂主就會換。
《華國之音》每組的擂主在選定之后,在城市賽結束之前,都不會有變動。
在所有擂主挑戰(zhàn)完組內(nèi)其余五個娛樂公司后,《華國之音》城市賽便結束!
每組六個娛樂公司里面,只有得分第一名的娛樂公司才會晉級。
最后總冠軍在所有賽區(qū)競爭出來的十一個公司中選拔出!
當然,除了公司排名之外,還有著歌手的個人排名。
雖然歌手個人排名會在《華國之音》中進行展示,但其不會對公司進行加分。
不過這樣卻可以增加歌手本身的名氣,進一步增加公司的名氣。
而至于得分怎么比較?
每場比賽得分滿分均為一百。
每場比賽結束之后,會有評委和觀眾進行綜合打分。
除了評分之外,每場比賽的勝者可以再得五分。
擂主是五場比賽得分全部加起來為總得分,而其余挑戰(zhàn)者則是比賽得分乘以五,如果挑戰(zhàn)者在那場比賽中是勝者,那就在比賽得分乘以五之后,再加上額外得分五分。
也就是說,擂主有五次額外加分的機會,而挑戰(zhàn)者則只有一次額外加分的機會。
這看似不公平,但這其實對于擂主的壓力也挺大的。
擂主一般不可能保證五場的比賽內(nèi)容都是自己擅長的。
很可能有一場比賽的比賽內(nèi)容就是自己公司所不擅長類型的,最后得分不理想,致使額外加分用于補這個不理想得分上。
而若是其中有個挑戰(zhàn)者在比賽中得了近乎滿分的得分,再加上額外得分,若這個挑戰(zhàn)者還不是最后一個挑戰(zhàn)者,那這給到擂主的壓力便會很大!
這樣的話,擂主也確實很難贏!
說到底,若是擂主有實力,多多少少會占些便宜。
但最終能得第一的那位,就算不是六個公司里面真實實力排第一的那位,也比真正實力的第一差不了多少。
說到底,這玩意除了硬實力外,還參雜了點運氣。
而比賽中的這點運氣,也往往成了決定最終結果的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