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浩淼從參加工作,就在國科院,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四十多年了,從來沒動過跳槽的念頭。
更何況,他早已過了年富力強的年紀,也就是健康狀況不錯,才堅守一線,不然,早就退休養(yǎng)老去了。
“我覺得換得動?!?
“就您的精神狀態(tài)和身體狀態(tài),再干二十年不成問題?!?
宋思銘鼓勵道。
“二十年?再過二十年,我都九十了……”
戴浩淼干咳著說道。
他能不能活到九十,都在兩說。
“九十怎么了,我前兩天看新聞,京城大學的謝國民院士,都九十二了,每天還會去實驗室指導學生實驗?!?
宋思銘舉例說明。
“謝國民院士的身體跟鐵打的一樣,我可比不了?!?
戴浩淼認識謝國民,據(jù)他所知,謝國民的檔案上,還寫小了兩歲,實際上,謝國民今年都九十四歲了。
雖然口口聲聲地說著比不了謝國民,但戴浩淼也開始暗暗計算起自己,還能干多少年。
二十年可能有些夸張,但十年,應該是不成問題。
到底是湊湊合合在國科院干十年,還是找一個能全力配合自己的地方干十年?
戴浩淼心中很快就有了答案。
“換個環(huán)境,我又能換到哪呢?”
戴浩淼喃喃自語道。
“江北大學怎么樣?”
這種時候,宋思銘肯定不能再繃著了,趕緊給出候選。
“江北大學?”
戴浩淼凝眉思考起來。
江北大學不算國內(nèi)最頂尖的大學,但也屬于第一梯隊,綜合實力,全國十幾名,具體到幾個優(yōu)勢學科,比如數(shù)學,比如計算機,能到全國前五。
而數(shù)學和計算機,正是人工智能的基礎。
戴浩淼當年學的就是數(shù)學,后來,半路出家,搞起計算機,又進一步搞起大數(shù)據(jù),以及人工智能。
真到了江北大學,應該可以迅速組建以一支專業(yè)團隊。
見戴浩淼不說話,只思考,宋思銘再接再厲道:“今天中午的時候,我和江北大學的邱書記聊了聊,江北大學正在籌建人工智能學科,并且想直接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現(xiàn)在,急需一位領軍人物,您絕對是最合適的人選,專業(yè)水平就不說了,現(xiàn)在,您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江北大學,還在搞產(chǎn)學合作,再進一步,絕對是好上加好?!?
“人工智能學院……”
這一刻,戴浩淼徹底動心了。
據(jù)他所知,國內(nèi)的大學,還沒有一家成立單獨的人工智能學院,江北大學的人工智能學院,相當于開了學科的先河。
“問題是我真到了江北大學,我在國科院的團隊怎么辦?”
但戴浩淼很快又冷靜下來,他不能光圖自己痛快,不考慮其他人。
“這太簡單了,直接帶著整個團隊到江北大學,省得再臨時組建團隊了。”
宋思銘說道。
“江北大學能解決所有人的編制?”
戴浩淼懷疑道。
“只要是您帶過去的,肯定能解決,這點根本不用懷疑,您不信的話,我現(xiàn)在就給邱書記打電話,問邱書記能不能解決.”
宋思銘說著就拿出了手機。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