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答應(yīng)了,他立十成的功勞,分給對方八成,換來他背后勢力的提拔。
沒幾年,升到了千戶。
二十五歲,他在普陀山偶然遇見了一對禮佛的母女,她們運氣不好,被暴雨困住了,便出手相助,沒想到卻是福成大長公主。
這種相識可不常見,也就福成公主秉性賢良,不喜鋪張,到普陀山禮佛也沒帶多少人,這才遇到了麻煩。
或許這就是緣分,福成公主得知他的經(jīng)歷,十分欣賞,最終把女兒嫁給了他。筆趣庫
公主做岳母,前途自然一片光明。
馮元屢立戰(zhàn)功,四十五歲被封為昌平侯。
那年,皇帝剛剛登基。他封昌平侯的理由也十分簡單,提拔一個自己人,順便制衡靖海侯。
馮元是真正自底層爬出來的軍官,實力、運氣、決斷,一樣不少。如今他的外孫女成了郡王妃,曾外孫一步之遙就是太子。
他會怎么做?
昌平侯啥也不干。
他飛快回京,立馬面圣,痛快交權(quán),然后扛著自家的孫子上街遛彎去了。
如果說靖海侯是機關(guān)算盡的老辣,那昌平侯就是粗中有細的謹慎。
這般識趣,這般忠心,只要皇帝還想用他,就不會多計較之前的事。
撈點錢怎么了?兵權(quán)交了啊。
皇帝在乎錢嗎?當然不在乎。
所以,謝玄英開始還有點擔心,皇帝不整治昌平侯,他就沒法借力打力,清查兵部武庫了。
但事實證明,皇帝做事,未必是看對錯,可能只顧利益。
五月初一大朝會后,他專門留下了謝玄英,問:“查得怎么樣了?”
謝玄英立時道:“已經(jīng)有些眉目了?!?
“盡快。”
“是?!?
謝玄英出宮便回了衙門,眉梢微蹙,似有為難事。他叫住一個小吏,詢問道:“次輔可在?”
小吏道:“閣老不在。”
謝玄英瞧見廖侍郎在屋里坐著,便問他:“廖公可知次輔何處去了?”
“次輔乃內(nèi)閣重臣,自有要事在身?!绷问汤陕朴频溃扒宄技葹橛沂汤?,就該替大人分擔,事事要尋次輔……”
他哂笑,“又不是幼童,有事了便喚爹娘。”
旁邊的低階官員配合地笑起來,滿臉促狹戲謔。
謝玄英看也沒看他們,冷臉道:“不勞廖公費心?!闭f罷,甩袖就走。sm.Ъiqiku.Πet
回到自個兒屋里,他便冷靜下來,細細想了一會兒,才吩咐姚大:“請朱郎中過來一趟。”.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