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多位喇嘛就這么出現(xiàn)在了山腳的街上,然而當(dāng)?shù)厝藚s沒有任何的驚訝,因為,這樣的情況他們見多了。
不同于內(nèi)地佛教僧人一直是呆在寺廟內(nèi),藏傳佛教的喇嘛們經(jīng)常會離開寺廟,而且因為這邊在以前是實行的宗教管理,所以喇嘛有時候經(jīng)常會上街維護秩序。
引起好奇的也就是和秦宇這樣的外來游客們,這些游客看到一行喇嘛的出現(xiàn),紛紛拿出了手機拍照。
“看來,這些喇嘛們的消息也是很靈通的嘛。”杜若??粗约哼@邊走來的喇嘛,先是愣了一下,不過隨即臉上便是露出了明悟之色,目光看向秦宇,“這次是要托你的福了,不用主動去尋找了?!?
三十多位喇嘛走到了秦宇和杜若希的跟前,領(lǐng)頭的是一位格古,格古,是藏傳佛教寺廟中的一種職位,有點類似于國內(nèi)寺廟中的戒律堂長老。
“阿彌陀佛,上師有貴客到來,特命我等在此迎接?!?
格古的目光在秦宇和杜若希的臉上掃過,臉上卻是露出了一縷狐疑之色,因為,按照上師的指點,他找到了上師所說的貴客,但卻沒有想到這兩位貴客竟然如此的年輕。
在格古的心中,能夠讓上師稱之為貴客的,一開始格古以為會是其他寺廟的高僧,但眼前這兩位就和那些到布達(dá)拉宮來旅游的年輕小情侶沒有任何的區(qū)別,看不出一點不平凡之處。
但是,疑惑歸疑惑,格古卻是不敢違背上師的話,而且格古也相信上師是不會出錯的,當(dāng)下領(lǐng)著秦宇和杜若希兩人朝著布達(dá)拉宮而去。
進(jìn)入布達(dá)拉宮之后,秦宇和杜若希在這群喇叭的護衛(wèi)下直接是進(jìn)入了后方專屬于喇嘛的場所,這里,是不允許游客們踏入的。
和前面的悲戚不同,在這里絲毫感覺不到活佛圓寂的悲戚。不過秦宇轉(zhuǎn)念一想也就明白了,在這些喇嘛的眼中,活佛圓寂并不代表著死亡,圓寂。是為了轉(zhuǎn)世重生。
最終,格古帶著秦宇和杜若希來到了最靠后的一座寺院內(nèi),在這門口,有著兩位小喇嘛正等候著。
面對著這兩位小喇嘛,哪怕是最低級別的哈爾巴。但格古卻是十分的恭敬,開口說道:“上師的貴客已經(jīng)是請到?!?
兩位小喇嘛目光在秦宇和杜若希身上掃過,而后,雙雙點頭,將寺院的門給推開,“古汝有請?!?
聽到古汝二字,秦宇眼瞳微微收縮了一下,因為秦宇知道古汝二字是何意思。
古汝,是摩梭人對寺廟的最高領(lǐng)袖的稱呼,也就是人們口中所說的活佛。
布達(dá)拉宮有兩位活佛。一位已經(jīng)是圓寂,那么這兩位小喇嘛口中的古汝自然就是指的剩下的那位活佛了。
沒有猶豫,秦宇帶著杜若希踏步走進(jìn)了寺院。
寺院不大,只有三兩禪房,而秦宇和杜若希的目光第一時間落在了站在寺院中的一位年輕喇嘛的身上。
這是一位年紀(jì)和秦宇相仿的喇嘛,而且還帶著眼鏡,如果不是身上的袈裟,要是換在另外一個地方,脫下這身袈裟,恐怕更多的人會將其當(dāng)做一位大學(xué)生。
斯斯文文。皮膚白皙,更像是一個弱不禁風(fēng)的讀書人。
然而,秦宇和杜若希卻是知道,就是眼前這位看似讀書人的年輕男子。便是布達(dá)拉宮剩下的一位活佛藏古拉,藏傳佛教四大法王轉(zhuǎn)世之一,在十二年前被找尋回來。
然而,藏古拉身上唯一和年輕人不像的便是那雙眼睛,哪怕是帶著眼鏡,秦宇依然是可以感覺到這雙眼睛后面所蘊含的滄桑和智慧。
“有朋自遠(yuǎn)方來不亦樂乎。秦國師光臨我教,請恕古拉要替切古仁加持不能親迎。”
“活佛客氣了?!?
秦宇看著藏古拉,在這個和自己一樣年紀(jì)的年輕活佛身上,他仿佛是看到了佛子,一樣的年輕,一樣的睿智和給人一種如水般的感覺。
但是,佛子給自己的感覺是一泓清水,而這位年輕的活佛給自己的感覺更像是一潭深水,前者讓人如沐春風(fēng),而后者卻讓人覺得有些深不可測。
和藏古拉客套了幾句之后,一直在一旁靜靜傾聽的杜若希卻是開口了,“藏古拉活佛,不知道我們能否拜祭一下切古仁活佛?!?
聽到杜若希的話,藏古拉的目光這才落在了杜若希的身上,下一刻,那深邃如潭水的眸子卻是閃過了一道精光。
“切西格爾,切西格爾……”
藏古拉說的是藏語,秦宇和杜若希都沒能聽懂,不過下一刻,藏古拉卻是做出了讓秦宇意外的舉動。
藏古拉的手竟然朝著杜若希抓去,那雙白皙的手眨眼之間便是來到了杜若希的跟前,秦宇雖然有些意外,但卻沒有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