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
楊奉畑并沒有馬上給出回應,只是一只手撐著側臉陷入了思考。
這個顧慮當然是有道理的。
殲8-3的參展,最多只有兩分是為了尋找潛在的國外客戶,剩下八分都是為了給國人爭一口氣。
但要是跟蘇27的飛行表演放在一起,那這個效果……
他看向了坐在自己兩邊的副總設計師柳明,以及常浩南——
隨著在八三工程中發(fā)揮的作用越來越大,后者參加會議時的座位也隨之水漲船高,從一開始只能跟林示寬一起縮在會議室的角落,到能夠分到一個會議桌邊上的位置,再到如今已經能穩(wěn)定地坐在最前面。
盡管他繼續(xù)呆在八三工程項目組里面的時間可能不會很久了,但這種感覺……
還是爽?。?
畢竟前世別說坐到這種位置,就算偶爾參加一次會議,最多也只是列席而已。
甚至都不是出席。
“我倒是覺得,這么做反倒會弄巧成拙?!?
見到楊奉畑這樣的架勢,常浩南覺得,差不多到了自己該開口的時候了:
“香洲航展,不只是香洲的事情,還是咱們整個華夏的事情,今年又是
展示一下殲8-3的爬升率
這段發(fā)顯然非常中肯,因此大家也都順著他的思路開始了頭腦風暴。
“獨特的優(yōu)勢……但我們更擅長的東西沒辦法在航展上面表演出來啊?!?
“我們的升限比他們高,但是……”
飛行表演本身性質特殊,為了讓觀眾能夠憑借肉眼進行觀賞,進行的肯定都是低空低速科目,飛行過載也沒辦法拉得很大。
這對于一架高空高速取向的飛機來說,實在是不夠友好。
常浩南此時也有些苦惱,他這幾個月以來對殲8-3所做的改進,核心還是集中在低空低速飛行條件下的操縱性方面,讓飛機能飛到過去根本不敢想的24倍音速其實算是捎帶手的事情。
但二代機的底子,低空低速操縱性再好,你真要跟升力體設計的蘇27去比……
總歸不是那么回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