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華夏的機械制造業(yè)
常浩南猶豫了一下。
其實他還真不敢打包票。
這東西畢竟投入極大,而且國內之前最大也就搞過3萬噸,現(xiàn)在直接翻倍還多,也不太符合循序漸進小步快跑的精神。
不過考慮到目前上面對于航空產業(yè)的扶持力度,八九成把握總歸還是有的。
別的不說,有了這個東西之后,空客和波音飛機的不少零部件,比如起落架還有機身隔框之類,就都具備在國內生產的條件了。
聽到這樣的回答之后,沈鴻的精神甚至瞬間恢復了些許。
不過常浩南和顏永年都知道,作為一個耄耋老人,沈老的精力終歸是有限的,讓他繼續(xù)這樣強打精神下去并不是好事。
因此又特地轉移話題,稍微聊了些輕松的內容之后,便留下對方一個人休息,起身離開了房間。
“沈老的精力有限,年紀又很大了,所以中間的很多事情,我還是需要補充一下。”
關上房門之后,顏永年低聲對常浩南說道。
相比于在一機部擔任要職的沈鴻,當時直接主持了模鍛壓機設計工作的顏永年對一些細節(jié)顯然了解更多。
而且現(xiàn)年60歲不到的他也有更充沛的精力來和常浩南解釋這些事情。
“顏教授您說。”
常浩南原本也沒指望著90歲的沈老真的全程跟自己一起上強度,能通過后者接觸到顏永年,就已經算是完成此行前來的主要目的了。
“其實,這臺模鍛壓機的資料,目前只有一部分在我們青華大學?!?
結果顏永年的
拯救華夏的機械制造業(yè)
他在遺失兩個字上特地加了重音。
實際上,一直到21世紀頭十年,廣泛流傳在外的說法都是麥道公司在和滬飛簽署d82總裝項目時,要求滬飛對運10的產線進行完全改造,并銷毀全部相關資料。
其實想也知道不可能。
拆了產線完全改造這個事是真的,但麥道在合同里根本沒提過運10資料的事情。
都是在后來一些年間,逐漸流落出去的。
當然宣稱的理由肯定是保管不善遺失。
由于80年代末到21世紀初這十幾年間極度頻繁的機構調整變動,損失一些資料屬于連追責都很難進行的事情。
顏永年用看難兄難弟的眼神瞄了一眼常浩南:
“總之,那次之后,我就借著科研之類的名義,把能轉移的部分都轉移到青華大學保存起來了,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可以帶著課題組加入這個項目,哪怕打下手都行。”
“重型模鍛壓機,是沈老,還有曹春曉我們幾個人心里頭一直都放不下的東西,現(xiàn)在沈老年紀大了,老曹人在洪都,也就我還能幫他們實現(xiàn)這個念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