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試,目標特征提取
當然,用彈道導彈反航母肯定不是這么簡單,搞個目標分類算法就解決了。
首先,進行“目標分類”的前提是探測到目標。
但如何讓彈道導彈在再入大氣層的過程中能克服黑障正常使用雷達,就是個巨大的問題……
降低再入速度到5倍音速以下可以從根源上避免黑障產生,然而低速的彈道目標對于防空系統(tǒng)來說屬于最容易處理的靶子,也就違背了用彈道導彈反艦的最初目的。
如果等到過了黑障區(qū)之后再開雷達,那反應時間又太短了,根本不夠導彈進行姿態(tài)調整。
其次,打擊之前想要在茫茫大洋上找到航母戰(zhàn)斗群的位置,還需要一套完整的全球海洋監(jiān)測體系。
而眼下這會,華夏才剛剛發(fā)射了自己的
測試,目標特征提取
“我聽說去年你們航空動力集團成立的時候,提到過一個渦槳發(fā)動機的研制計劃?”
顯然,這是在暗示……或者說明示,想要一臺性能更好的渦槳發(fā)動機。
或者說,一個性能更好的飛行平臺。
這個話如果是梁紹修說,就不太好拿捏建議和不滿之間的度。
但王曉模跟航空系統(tǒng)不沾邊,反倒沒有這方面的顧慮。
“確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