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未來鋪路
聊完正事之后,常浩南和王曉模本來準備直接告辭,但丁高恒在稍作猶豫之后,卻表示讓他們再留一段時間。
就在二人疑惑的時候,后者拿起桌上的電話,撥了個號碼出去。
幾分鐘之后,一名身材敦實、面相和善,且有著讓同齡人羨慕發(fā)量的中年男人敲門走進了辦公室。
“丁主任,您找我?”
“對?!?
丁高恒抬起手,朝著沙發(fā)的方向示意了一下:
“這二位是航空動力集團的總規(guī)劃師,常浩南,還有電子科技集團的副總經理,兼總體研究院院長?!?
正常情況下,在介紹多個人的時候肯定要分別進行。
不過常浩南和王曉模的年齡相差確實太大,但凡之前聽過其中任何一個,都很難把他們給認錯。
實際上,在剛剛丁高恒開口之前,二人就已經對來人的身份有所猜測了。
所以早就已經禮節(jié)性地站起身。
果然,丁高恒又繼續(xù)道:
“這位就是我剛剛說過的李忠毅,李副主任。”
“您好,李副主任?!?
“你們好,久仰二位大名了”
李忠毅的臉型本就比較圓,加上有些發(fā)福,一笑起來的時候,藏在眼鏡片后面的眼睛幾乎完全瞇成了一條縫:
“97年王院士獲頒何梁何利基金獎,我那時候正好是儀征化纖的負責人,也在下面坐著……”
“至于常教授,我上個月到任科工委之前,還聽華夏石油的同行講起來過,說是在西氣東輸?shù)母倶斯ぷ髦袔土舜竺Α?
這一番開場的水平相當高。
哪怕你明知道對方是在客套,但人家說的有理有據,切入點選的還好,很容易就能拉近內心的距離。
“談不上幫什么大忙?!?
丁高恒和對方握了握手:
“也就幫著做了幾種典型地質條件下的力學模型而已……”
這倒不是他自謙的說辭。
其實本來,火炬實驗室跟華夏石油管道局之間還可以有更進一步的合作來著。
結果在做項目的過程中,無意中引出了流形學習算法,以及后續(xù)關于沙漠改性,以及遙感衛(wèi)星系統(tǒng)等一系列新的課題。
結果就是,盡管對方有意,但常浩南這邊實在人手不夠。
只好暫時放到一邊了。
“……”
短暫的寒暄過后,三人在沙發(fā)上依序落座。
特地把李忠毅叫來的丁高恒首先開口道:
“我考慮了一下,覺得還是你們直接對接一下剛剛那個項目的具體需求,會更加妥當?!?
這一句話出口,另外兩人倒是無所謂。
但坐在旁邊的李忠毅卻突然雙眼一閃:
“不知道……兩位具體有什么需要?我一定盡全力支持!”
看著對方這副架勢,常浩南和王曉模對眼下的情況也多少有了些猜測。
于是,又花了大概四十分鐘的功夫,把大概的情況跟李忠毅講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