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準備看看,你克雷研究所到底是真準備如約給錢,還是單純口嗨一波。
……
不過,相比于外界的紛紛擾擾,常浩南自己倒是沒太關心這次投稿所引發(fā)的余波。
這段時間,他都在審核編輯部郵箱里的論文來稿,以決定其中哪些文章將會發(fā)表在。
隨著常浩南發(fā)在arxiv上的論文被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也陸續(xù)有一些國外研究人員向編輯部投稿。
只不過,外國人對你一份新期刊并不會有什么特殊感情。
(請)
一年之期已至!
所以這些論文的質量倒是出乎預料的整齊——
都是投頂刊肯定沒戲,但去投一些小期刊又不太甘心,正趕上有這么個大佬站臺的新平臺,不如賭一把碰碰運氣。
倒也符合常浩南最開始對jcas的定位。
只是跟國內那些明顯高配的投稿一比,就難免有了些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因此,當袁相埡特地趕到常浩南的辦公室拜訪的時候,后者正一臉糾結地比對著屏幕上來自同一所學校的兩篇論文,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常教授,不對,常主編,最近辛苦了?!?
前者把帶過來的一些禮品放到辦公桌旁邊,然后坐在了對面的另一張辦公椅上。
常浩南抬起眼皮,確認了一下沒有什么敏感的貴重物品,然后也不客氣地直接收了下來——
這段時間他的身份讀作主編寫作牛馬,收對方點營養(yǎng)品補補天經地義。
實際上,袁相埡也是編輯團隊中的一員。
只不過來稿中跟他擅長領域有關的論文實在太少,所以清閑得很。
“別提了,完全沒想過能有這么多來稿,這幾天除了睡覺吃飯,幾乎一直在看論文,感覺腦子都發(fā)木了……”
常浩南說著把兩篇論文全部關掉,接著將其中一篇拖入名為“完)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