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下真實戰(zhàn)測試了
另外一邊。
常浩南自然還不知道,海洋一號已經(jīng)拍到了一些不得了的東西。
畢竟,他雖然是星載軟件部分的負責人,但跟衛(wèi)星的運營和使用沒有直接關系。
包括后續(xù)與衛(wèi)星相關的設備測試,目前也都還在地面上進行——
實際上,他之所以會加入到空警2000項目當中,最開始也是因為想給低軌道通信衛(wèi)星網(wǎng)進行原理和技術測試而已。
只不過跟他過去參與的很多項目一樣。
做著做著,支線任務就成了主線。
此外根據(jù)規(guī)定,海洋一號拍攝到的敏感圖像不能隨意復制和傳播。
因此一般情況下,都是航天局那邊定期把整理和提煉之后的情況抄送給航空動力集團一份。
而常浩南本人不在京城,自然也就看不到了。
不過,這倒也并不很重要。
因為他對于美軍2003年發(fā)動“震懾”行動,心里是早有預料的。
一方面作為重生者的先天前瞻性。
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
早在2001年,老吳就明確表示過,美國人很可能準備在庫爾德地區(qū)搞大事情。
那甚至是在9月份的襲擊發(fā)生之前。
兩相印證之下,結論自是不而喻。
至于常浩南的態(tài)度……
他并不準備做什么。
相比于更接近一次意外,在開戰(zhàn)前甚至要從華夏和俄羅斯借道的愛烏罕,美國人在兩河流域的布局就要充分得多了。
而且,波斯灣周邊地區(qū)所潛藏的巨大利益,也不是連糧食都種不出的中亞窮山溝所能媲美的。
在那里,美軍將
這下真實戰(zhàn)測試了
在收到常浩南的消息之后,林海馬上把無線電切換到了機內頻道:
“準備打開雷達和指揮系統(tǒng),把c波段陣面調整到110方向?!?
隨著他的命令下達,機背上巨大的圓盤型天線罩緩緩轉動起來。
而副機長位置上的另一名試飛員,則借助一個安裝在機背上的攝像頭,在多功能顯示器上觀察著整個過程——
攝像頭是首飛過程中為了觀察雷達罩振動情況而安裝的,后來覺得效果很好,也不影響飛行,所以也就一直沒拆掉。
“雖然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看見了……但還是感覺很壯觀?!?
副機長略帶感慨地說道:
“如果能從外面看的話,恐怕效果會更好些。”
“聽說之前第一次測試指揮系統(tǒng)的時候,有架雙座機的武器控制官拍了照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稍微靠后坐著的飛行工程師緊跟著說道。
這部分測試和他們負責飛行的人關系不大,因此駕駛艙里的氣氛也相對比較輕松。
這個時候,機內通話器再次響了起來:
“報告,雷達成功啟動,尚未發(fā)現(xiàn)……”
目標預計10分鐘后才起飛,而西北這塊空域平時也沒有太多民航飛機,所以雷達上看不到東西才是正常情況。
然而這一次,雷達操作員的匯報卻戛然而止。
大概半秒鐘過后,正當林海準備詢問是否發(fā)生什么情況的時候,對方的聲音又重新響起:
“報告,300方向,550千米距離外,發(fā)現(xiàn)大批低空目標!”
這一句話,幾乎讓機上所有人都有點沒反應過來。
副機長下意識抬頭看了眼左前方。
現(xiàn)在預警機的c波段陣面正對準東南的110方向,那么300方向就是……
“l(fā)波段雷達的探測范圍?”
說話間,他已經(jīng)把多功能顯示器中的畫面從機外攝像頭切換成了共享的雷達圖。&l-->>t;br>果不其然,幾乎在l波段雷達探測邊緣的位置,出現(xiàn)了一大片密密麻麻的回波信號。
盡管有些模糊,以至于辨別不出具體數(shù)量。
但絕對不少。
“550公里……這已經(jīng)是境外了啊?!?
飛行工程師也緊跟著判斷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