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忠良之后,宋無憂對其還是十分關照的。
面對岳玲的請求,他立刻看向小翠。
“小翠,之前你不是說家人都已經不在人世,怎么忽然又冒出個弟弟?”
之前他本打算赦免小翠,放她出宮生活。
誰知她表示自己家已經沒人了,所以主動留在皇宮照顧岳玲的。
“奴婢也是最近才收到消息,奴婢的弟弟還尚在人世?!?
“陛下,若是您能幫奴婢找到弟弟,奴婢下輩子愿意當牛做馬,報答您和娘娘的大恩?!?
身為宮女,小翠深知自己人微輕,哪敢妄想求助皇帝。
但岳玲都幫她開口了,她要是不把握住,那就是真的蠢了。
她當即撲通一聲跪了下來,淚流滿面的懇請道。
宋無憂來了些興趣。
“你是怎么忽然得知,你的弟弟尚在人世的?”
“是伺候奴婢母親的嬤嬤,當年她因為早被發(fā)還了賣身契,所以僥幸逃過一劫,只是這些年一直不敢與奴婢聯(lián)系?!?
“直到趙家獲罪,陛下昭告天下為奴婢一家平反,嬤嬤打聽到奴婢的消息,特意給奴婢捎了口信,說是當年奴婢的弟弟已經提前被家中仆人帶走,并沒有在流放名單中?!?
“只是這些年她并未再見過這位仆人和弟弟,也不知道他們流落到了何方……”
“原來是這樣,這倒是好辦,朕立刻就發(fā)一道圣旨,說明你現在的情況,只要你弟弟還在人世,看到這份旨意后肯定會趕來和你團聚的?!?
宋無憂略加思索之后便道。
小翠聞喜極而泣,連連磕頭。
“奴婢多謝陛下,奴婢多謝陛下?!?
“那你可還記得你弟弟的名字,都有些什么特征,或者你們相處時的一些細節(jié)?”
小翠一家獲罪時,她只有七歲,她弟弟肯定更小。
未免對方不記得自己的身世,宋無憂便決定再多加一重保險,這樣找到人的概率就能更高一些。
小翠皺眉努力回憶了一會兒。
“陛下,奴婢弟弟姓伍,單名一個揚字,比奴婢小兩歲,特征……他右肩上有一塊蝴蝶形狀的傷疤,是他小時候調皮,從假山上摔下去導致的?!?
“伍揚……”
宋無憂念叨著這個名字,電光火石間腦海中忽然靈光一閃。
伍揚,吳洋。
這兩個名字這么像,該不會那么湊巧吧!
他猛地抬頭,看向季瑩瑩,正要暗示對方去查一下。
誰知季瑩瑩也剛好抬起頭驚愕的望向他,似乎是想要說什么,但看到滿殿的人,又選擇了沉默。
宋無憂猜到她有話要說,立刻壓下心中種種思量。
“好,朕記住了,稍后朕會立刻傳旨,幫你找人的?!?
“奴婢叩謝陛下!”
小翠激動不已,謝恩后便退下去了。
隨后宋無憂又陪著岳玲聊了一會兒天,借口還有事要處理,起身離開。
他帶著季瑩瑩快步來到一僻靜處,摒退左右之后。
“季統(tǒng)領,現在有什么話,你可以說了?!?
“陛下,之前拷打吳洋的時候,他的衣服被鞭子打破,屬下正好看到他的右肩上有一塊類似蝴蝶的傷疤?!?
聽著季瑩瑩的話,饒是宋無憂早有所料,聞也不禁驚呼道:“這也太湊巧了吧?”
“你們查了這么久都沒查到吳洋的身世,莫非他還真是小翠的弟弟?”
早在聽到小翠開口時,季瑩瑩也有同樣的懷疑。
但她還是不相信能有這么巧合的事。
“陛下,或許是咱們想多了也說不準,天下同名同姓的人何其多,更何況這還只是同音……”
“這可不一定,按照小翠的描述,伍揚當時只有五歲左右,如果沒有大人提點,這么大的孩子記不清或者記差名字很正常?!?
“若伍揚和吳洋真是同一人,那估計是當時保護他的仆人很可能和他走散,導致他一個人肚子流浪成了孤兒,最后又機緣巧合被趙炳收養(yǎng)?!?
聽著他的分析,季瑩瑩轉念一想還真覺得有幾分道理。
不過她隨即又想起什么,眉頭一皺。
“不對啊陛下,從吳洋當時的反應來看,他明顯是有記憶的。”
“如果他真是伍揚,如這么大的深仇大恨他怎么還能認賊做父,甚至寧死也不愿背叛趙炳?”
季瑩瑩的疑惑,其實也是宋無憂想不通的地方。
他分析道:“有可能是吳洋的記憶不全,又或者是別的什么原因,但就目前來看,他是伍揚的可能性非常大?!?
“那咱們現在要不要去試探一下他?”
“先不急,你-->>先去找小翠,再多打探一些關于她弟弟的情況,咱們再去也不遲!”
……
地牢里。